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4味药从头到脚化痰湿,痰湿一除,大病皆无

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4味药从头到脚化痰湿,痰湿一除,大病皆无
为什么在夏天 , 人们很容易犯困 , 总觉得浑身发沉 , 下午尤其提不起精神?
因为夏天是湿气最重的季节 , 下午阳气渐弱 , 湿气更要作乱 , 侵犯人身 , 所以即便是正常人也会觉得周身沉重, 昏沉沉的 。
湿气在身体里淤积久了 , 就变成了粘稠的痰 , 进而升级为痰湿 。
如果一个人痰多 , 除了外因 , 还有内因 。
对此中医有很好的解释:脾为生痰之源 。
这得从脾胃的功能谈起 。 我们吃进身体的食物 , 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后 , 就要进入脾这个中转站 。 脾把这些东西分为有用的营养物质和没用的废物 , 营养物质要运输到心肺 , 进一步加工成气血 , 而没用的废物被运到肠道 , 产生大小便排出体外 。
痰湿是怎么来的呢?一是吃进去的太多 , 脾胃运转不开;二是脾胃功能受到损害 , 运输的能力下降 。 总的来说 , 脾胃虚弱是产生痰湿的根本原因 , 所以祛痰湿最根本的就是要健脾 。
怎么知道自己的体内有痰湿呢?中医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 就是看舌苔 , 因为舌苔可以很准确地反映消化系统功能和状态 , 舌苔腻预示着体内有痰湿 。
平时如果发现自己舌苔很腻了 , 虽然此时没有马上出现其它症状 , 但还是继续饮酒 , 吃油腻、甜的、黏的食物 , 很快会出现胃口变坏 , 嘴里有臭味 , 头痛 , 头发蒙 , 好像有块湿布裹住了一样 , 甚至身体发沉的状况 。
这个时候 , 如果吃上一点二陈丸是可以防微杜渐的 ,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食物极为丰富的时代 。
【千古化痰祛湿第一方,4味药从头到脚化痰湿,痰湿一除,大病皆无】二陈丸是二陈汤的中成药 , 二陈汤最早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至今使用了近千年 , 方子很简单 , 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 , 寥寥四味药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 快速祛除体内痰湿 。
虽然这个药方多是祛痰、助消化的药 , 但后来很多怪病大病用的药 , 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 。
这里的怪病不是说世上罕见的怪病都是由痰引发的 , 而是说很多寻常普通的病很奇怪 , 用了很多方法就是治不好 , 原来是痰作怪 , 只要把痰化掉了 , 这些病不治而愈 。
比如 , 有个人长期口干 , 他吃了不少滋阴的药物 , 不单没治好 , 还越来越口干 。 细问才发现 , 原来他有打鼾病史 。 这下就明了了 , 人打鼾时鼻吸不利 , 就会用口呼吸 , 消耗大量喉咙水气 , 一下子就把口吹干了 。 这个时候把痰一化开 , 人就轻松了 , 痰一减少 , 呼吸就顺畅不打鼾了 , 不打鼾了 , 口自然就不干了 。 可见口干是影子 , 有痰才是根子 , 拔掉根子就没有影子 。
也有一些疑难杂症也是由痰作怪 , 比如癫痫 。 所谓癫痫的机理 , 就是脑髓深处有一团白痰积聚 , 而这积聚会随着你发脾气 , 吃凉冷饮食 , 以及各种粘腻的饮食 , 进而逐渐变大 。 长大以后就会压迫到脑神经 , 引起神经元的异常冲动 , 一冲动 , 就会抖动 。 所以只要那一口寒痰能化开吐出来 , 就好了 。
体内痰湿重的人 , 可能还会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 甚至高尿酸等等的困扰 。
因此 , 往小了说 , 二陈汤可以给身体做“清道夫” , 清除停留在胃肠的痰湿、积滞 , 往大了说可以治怪病大病 。
二陈汤的组成: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 。
半夏这个药很神奇 , 它是化痰的神器 , 很多化痰的方子中都会用到半夏 。 半夏 , 它是温的 , 可以把痰湿给温化了 , 半夏又能降气 , 它的性子很猛烈 , 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 , 可以推动痰湿往外走 。 人体的痰湿就像黏在碗筷上的油腻一样 , 半夏就像清洁剂 , 一去到体内 , 那些痰浊就会化开 , 像清洁剂一去到碗里 , 油星就会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