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生平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个人简历平生


陶渊明生平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个人简历平生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陶渊明的个人简历平生 , 陶渊明生平简介资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陶渊明 东晋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陶渊明 。
2、陶渊明(365—427) 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
3、有《陶渊明集》 。
4、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 , 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 。
5、 死后追赠大司马 。
6、祖父陶茂官至太守 , 父亲亦曾出仕 。
7、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 , 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 。
8、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 。
9、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 , 不久即归隐 。
10、后陆续做过镇军 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
11、 义熙元年(405)陶渊明 四十一岁,再次出为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 。
12、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 。
13、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 。
14、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 。
15、 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 , 境况愈来愈恶化 。
16、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
17、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
18、 陶渊明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对政治原就不感兴趣 。
19、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
20、《杂诗》说: “忆我少壮时 , 无乐自欣豫 ,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21、”可见出他的胸怀 。
22、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 , 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
23、《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 。
24、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 。
25、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 。
26、但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 , 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 。
27、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 。
28、 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 。
29、另一方面 , 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 , 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 。
30、所以最后 “爱丘山”的素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 。
31、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 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 。
32、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 。
33、”任建威参军时所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又说:“园田日梦想 , 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 。
34、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 , 更把做 官说成“深愧平生志” 。
35、所以说 , 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
36、 陶渊明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 。
37、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 , 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
38、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
39、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自然”哲学 。
40、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 。
41、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 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 。
42、 如《劝农》诗说:“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 , 抱朴含真 。
43、”《时运》诗说: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
44、”《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同样的思想,又借助虚构,在《桃花源记》中加以形象的表现 。
45、在这种“自然”的社会中,人人自耕 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 。
46、而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 过程 。
47、由于人们的过度的物质欲望 , 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 。
48、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难求 , 世外桃源,也无处可寻 。
49、陶渊明只能把淳朴的乡村生活,作为他的社会理想的比较现实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 。
50、他的大量田园诗中,既有纪实的成 分 , 反映了他在家乡生活的情况,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写实的,而是按照某 种理念要求对现实素材加以处理的结果 。
51、《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5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5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5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55、 方宅十余亩 , 草屋八九间 。
56、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 。
57、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5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59、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61、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 , 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 。
62、中间写景 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 , 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
63、 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 。
64、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 , 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
65、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 。
66、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 。
67、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 。
68、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 。
69、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 , 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 。
70、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 。
71、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
72、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
73、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
74、”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 。
75、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 , 草盛豆苗稀 。
7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77、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7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79、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 , 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 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
80、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 , 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 。
81、此外 ,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 , 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 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 。
82、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 。
83、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 。
84、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 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 。
85、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 ,  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
86、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87、”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
88、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 , 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著名 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8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90、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9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92、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93、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 , 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 。
94、下面说采菊东篱 , 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 真谛 。
95、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 。
96、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 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 , 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 , 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
97、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 向往 。
98、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 利害的矛盾 。
99、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 。
100、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 。
101、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 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 。
102、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 。
103、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 。
104、换言之 , “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
105、 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 。
106、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 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
107、 但是 ,  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冲淡平和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 。
108、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 , 不易读懂,但其 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 。
109、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 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 。
110、“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 。
111、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 。
112、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
113、”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 。
114、此外,《咏荆轲》和 《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 ,  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 , 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 。
115、《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 , 奇功遂不成 。
116、 其人虽已殁 , 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
117、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
118、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
119、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
120、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 。
121、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 , 却没有偿愿 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 。
122、鲁迅先生指出 , 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 。
123、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
124、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远承阮籍的一面 。
125、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 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 , 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 。
126、另一方面, 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 。
127、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 。
128、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 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 。
129、当然, 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
【陶渊明生平简介资料 陶渊明的个人简历平生】本文到此分享完毕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