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代谢需要51天?这类脂肪危害大,如何减少摄入

text":"点击链接https://medhos.net/c/SMS?f=12 或者私信我加入癌友俱乐部 , 共享经验、少走弯路 。 网上流传“反式脂肪酸代谢需要51天” , 导致许多人认为反式脂肪酸就是“毒品” 。 其实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 反式脂肪酸和普通脂肪在身体中的代谢没有明显差异[1
。 但这并不代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小 ,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 50 多万人 , 因摄入反式脂肪酸而过早死于心血管疾病”[2
。 反式脂肪酸还会促进炎症反应、诱发糖尿病、降低认知功能、影响发育、诱发癌症 。 反式脂肪酸危害这么大 , 我们该如何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呢?接着看下去您就知道了 。 一反式脂肪酸“藏”在哪儿?反式脂肪酸能起到使食物口感酥松的作用 ,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 。 但日常生活中 , 许多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往往看不到“反式脂肪酸”这个成分 , 或是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 。 这都不代表食物中不含反式脂肪酸 , 有可能是换了个“马甲”藏进了配料表中 。 反式脂肪酸的常见“马甲”:氢化类: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油、氢化菜油、氢化棕榈油等;植物类:植脂奶油、植脂、植物脂肪、植物脂肪粉等;精练类:精练植物油、精练植脂末、精练椰子油、精练棕榈油等;人造类: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人造酥油、人造脂肪等;其他:起酥油、代可可脂、奶精、酥油、白油、白霜等 。 值得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不代表不含反式脂肪酸 。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 , 如果每100g (ml)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3g , 可以按照0克标示或声称不含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来源:主要来自反刍动物(牛、羊、骆驼)的肉、脂肪和乳制品 。 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会和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酶促生物氢化反应 , 产生反式脂肪酸[1
。 氢化加工:大多数的反式脂肪酸来自于植物油的氢化加工 。 植物油经过氢化作用可从液态变为固态 , 稳定又利于长期储存 。 高温烹调:在油脂的精练过程中 , 为了除去油脂异味 , 通常需要 250 ℃ 以上高温处理 ,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3
。 其次食用油经过反复煎炸 , 部分顺式脂肪酸会转变为反式脂肪酸 。 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1. 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大量证据证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成正比 , 反式脂肪酸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 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
。 反式脂肪酸会使血浆胆固醇增高 , 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5
。 2. 促进炎症反应研究显示 , 反式脂肪酸能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 , 可通过激活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1
。 3. 诱发糖尿病研究显示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会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 。 不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血糖不平衡 , 减少红血球对胰岛素的灵敏度 , 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 , 从而诱发2型糖尿病[6
。 4. 降低认知功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反式脂肪酸可影响人体中枢神经 , 有降低人认知功能的危险 , 而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痴呆症的重要临床表现[3
。 5. 影响发育研究显示摄入反式脂肪酸对成长发育不利 , 反式脂肪酸会影响母乳必需脂肪酸含量 , 影响胎儿生长 , 造成胎儿丢失 , 影响婴幼儿发育 , 还会造成母婴肥胖等健康损害[7
。 6. 诱发癌症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有关[2
。 但目前反式脂肪酸含量对癌症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 其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8
。 三如何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