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菜隐藏的“洋味儿”( 二 )


清末 , 侨胞带回了这道菜 。 福州的厨师对调料配比和冷醉时间做了调整 , 推出后大受欢迎 , 成为一道名肴 。 番茄酱被引进后 , 成为其中一味调料 , 因为改变了原有调料的组合 , 所以只能称为醉排骨 。
福州菜有一套“糖醋体系” , 甜中含酸 , 比如荔枝肉、醉排骨、糖醋鱼等 , 传统依靠的是香醋和白糖的精妙配比 , 如今也有用开罐即食的番茄酱 。 不过 , 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闽菜大师陈伟杰告诉笔者 , 当年他的师傅在做桔汁烧鲳鱼的时候 , 要求厨师自行调制番茄酱 , 直接用番茄熬制 , 很考验功夫 。
洋烧排是福州经典名菜 。 民国初期 , 福州仓山的“快活林”西餐厅厨师借鉴西式烹饪技艺 , 将中西烹调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形成独特的“洋烧”菜肴制法 。 洋烧排用上了异域的咖喱粉 , 而且切双排骨块 , 一块有小四两 , 有一种西餐牛排的气势 。
历史上 , 福州作为通商口岸 , 是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地 , 受外来文化影响 , 出现了不少汉洋菜馆 , 晚清形成福州菜“五大流派十四行” 。 其中 , “联益行”包括上下杭的嘉宾楼、仓山的快活林等 , 面对的顾客包括外国人 , 以及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人员 , 如官员 , 商人 , 海关、银行、邮政人员等;所烹饪的闽菜吸收外省、国外的烹技优点 , 推出中西结合的闽菜 , 而且还提供西餐 。 洋烧排、洋煀瓜段等就属于联益流派 , 其他还有通心粉烩蚌肉、生菜蟳肉、铁扒河鳗、鸡茸土豆泥、番茄牛尾汤、咖喱牛肉扒等 。
除了配料 , 做法也“洋化” 。 比如《中国闽菜》里的什锦安烈蛋 , 为联益流派借鉴西餐制法和创制的代表菜之一 , 是用蛋皮包裹馅料 , 再经油炸而成 。 洋煀什锦则用上了面包粉和烤箱 , “什锦”是指鸡肉、鸭肉、冬笋、鱿鱼、猪肚、猪舌、猪脑等 。 在烤箱未面世时 , 厨师是把铁锅放在旺火上烧红 , 倒扣在撒上面包粉的菜盆上 , 把面包粉烤成焦黄 。
如何看待“洋味儿”
闽菜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 。 它隐藏的“洋味儿”不仅来自清末的影响 , 常用于压腥提味的胡椒粉 , 勾芡兑汁的地瓜粉 , 以及番鸭、半番鸭等 , 其实也属于海外之物 。
胡椒原产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 , 唐代传入中国 。 胡椒粉在闽菜中广泛使用 , 明煎黄瓜鱼、白炒鲈鱼片、全折瓜鱼等海鲜菜肴都会用上 , 最常见的鱼丸、肉燕 , 都要撒上一些 。
番薯又名红薯、地瓜 , 原生长于美洲 , 明朝由福州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岛(今菲律宾)引进 。 番薯入闽后大展用途 , 不仅可以直接食用 , 而且可以做成番薯粉条 , 酿成地瓜烧酒 , 制成仙草冻 。 尤其是地瓜粉黏性大 , 加热后晶莹透明 , 几乎是一种万能的勾芡食材:上至燕鲍刺身等高档名菜 , 下到松子瓜鱼、葱爆鱿鱼家常宴席都少不了它 。
福州人喜欢吃番鸭 , 做成番鸭露、番鸭线面、番鸭汤 。 传说番鸭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 从南洋引进的红鼻鸭 。 福州还有半番鸭 , 即番鸭与菜鸭、水鸭杂交而生的鸭子 。 有一道现已失传的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菜——苏苏酱鸭 , 用的就是半番鸭 。
严格来讲 , 辣椒、西红柿、洋葱、胡萝卜、花生、菠菜等也都来自异域 , 在闽菜里也会用上 。 不过 , 这些包括胡椒粉、地瓜粉、番鸭等在内的外来物种 , 大多通过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 , 历时久远 。 在长久地与本土食物的融合后 , 它们已然成为中国菜系的一部分 , 被中国人的口味完全接受 , 再将它们看成中国菜里的“异类”就不大合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