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菜隐藏的“洋味儿”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风雅闽都
闽菜隐藏的“洋味儿”
闽菜隐藏的“洋味儿”】我不会烹饪 , 但喜欢看菜谱 。 此刻手里拿的是1980年出版的《福建菜谱·福州》和强振涛主编的《中国闽菜》 。 前几日在一次闽菜界活动中听人闲谈 , 提到闽菜很“土” , 讲究用本土食材 , 但也有“洋”的一面 , 比如会用上咖喱、芥末、番茄酱等“洋调料” 。 乍听颇感新奇 , 所以翻看闽菜谱时特别留意 。
闽菜骨架由中原汉族文化和本土闽越文化架构而成 。 福建临海 ,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和重要起点 , 清末“五口通商”占了其二——福州、厦门 , 对外交流频繁 , “国际化”色彩是否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活中呢?
菜谱里的奥秘
《福建菜谱·福州》自出版以来 , 已经过去42个年头 。 它是一本薄薄的小书 , 由当时的福州市饮食公司组织编写 , 里面选取的每道菜肴 , 从食材调料到制作技艺 , 都做了仔细的说明 , 有些还画了示意图 。
从菜谱中可以看到 , 闽菜的配料 , 咖喱粉、芥末粉、番茄酱 , 甚至牛奶、面包粉、通心粉等运用并不鲜见 。 比如 , 芝麻酱拌瓜条(“瓜”指黄瓜鱼 , 以下同) , 用上了咖喱粉、芥末粉;醉排骨用上了番茄酱、咖喱粉;用上咖喱粉的还有芙蓉梅花虾、拉糟排骨、西汁蒲扇瓜、椒盐瓜鱼、一品鲳、注油鳗鱼等 , 更不由说咖喱虾仁、咖喱羊肘了;用上番茄酱的还有含笑香螺片等;洋煀瓜段、通心粉煨海蚌用上了牛奶 , 后者还用上了通心粉;炸卷筒鸭则用面包片、火腿片等做成汉堡模样 , 塞入鸭子里;番茄炒瓜松需用面包丁和番茄酱;用上面包粉的则有洋烧马鲛、炸蟹盖等 。
《中国闽菜》出版于2018年 , 收录了152道经典闽菜 , 其中不乏濒临失传的传统闽菜 。 主编强振涛是闽菜技艺研究会会长 。 从书中可以看到 , 软炸海蛎窝、龙凤腿等用上了咖喱粉 , 松鼠桂鱼用上了番茄沙司;香油虾扇是用大明虾滚上面包糠 , 入油锅炸制;油熏蝴蝶鲳甚至用到了白兰地酒 。
以上所列的配料都是“外来的” 。 咖喱源于印度 , 首先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传播 , 17世纪欧洲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 , 继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 明朝由郑和下西洋带来中国 。 芥末分绿芥末和黄芥末 。 黄芥末源于中国 , 由芥菜种子研磨而成;绿芥末(青芥辣)则源于欧洲 , 用辣根(马萝卜)制造 , 多用在日本料理中 。 闽菜两种芥末粉都会用到 。
番茄酱的历史就有些复杂了 。 据说它的诞生受启发于17世纪的福建鱼酱 。 番茄酱的英文“Ketchup” , 源自闽南语“膎汁” , 意思是“腌鱼的汁” 。 福建移民带着“膎汁”来到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 , 随之传到欧洲 。 英国人对其改造 , 蔬菜和香料比例上升 , 海鲜比例下降 , 最终促成番茄酱的产生 。 到19世纪末 , 番茄酱风靡英美各国 。
另外 , 沙茶酱是闽南地区常用的调味品 。 闽菜里有沙茶焖鸭块、沙茶焖牛肉等 , 还有沙茶拌面 。 沙茶酱由印尼沙嗲酱改良而来 。 那是一种盛行于东南亚地区的烤肉配酱 , 味道刺激 , 不太适合华人口感 , 故当时东南亚的华人厨师改用国内香料和主料 , 调配出适合华人口味的新的蘸酱 , 就是沙茶酱 。
醉排骨和洋烧排
醉排骨和洋烧排都是闽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代烙印 。
福建游子漂洋过海 , 遍布世界 , 但是乡情难忘 , 口味难改 , 名菜“醉排骨”由此创制 。 醉排骨真正的名称叫十香醉排骨 , 以福州特有的“醉”法 , 将猪肋排炸好 , 再倒入“十香醉汁”颠翻均匀而成 。 十种调料包括芝麻酱、香醋、白糖、黄酒、胡椒粉、五香粉、咖喱粉等 , 既有南洋风味 , 又蕴含闽域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