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2年内感染3次!4名多次感染新冠者的自述

“新十条”落地后 ,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 , 多地陆续出现感染高峰 。 不少新冠感染者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感染后的历程 , 发烧、嗓子疼如“吞刀片”、浑身疼等 , 各自症状表现不同 。 在经历了感染“阳康”后 , 部分感染者开始担心:“重复感染新冠症状会更重吗?”“感染之后多久可能会二次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曾发布提醒 , 在已经感染后的三个月内再次感染的风险和可能性是极低的 。 但是 , 随着时间延长 , 随着抗体水平下降、病毒不停地变异 , 可能会造成再次感染 。 2022年6月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布一则研究报告 , 研究者评估了27位感染者的数据 , 发现奥密克戎BA.4和BA.5可以“基本逃脱”通过疫苗接种或曾经感染获得的免疫保护 , 为部分重复感染的案例提供了免疫学解释 。
我们找到4位曾经多次感染新冠的亲历者 , 他们之中有在国外感染过3次的人 , 也有在国内感染过2次的人 。 通过他们的分享 , 我们从中看到三年里亲历疫情的人们对病毒认识的变化过程 。
以下根据他们的讲述和记录整理:
李先生
24岁接种两针辉瑞疫苗感染两次
“反复怀疑自己是否感染是一种内耗”
2021年1月 , 我在英国读书期间第一次得新冠 。 有一天去超市买东西 , 感觉自己有点乏力 , 好像发烧了 。 回去之后就预订了当地政府免费邮寄的核酸检测包 , 一测确实是阳性了 。
第一天晚上 , 我就开始发烧到38℃左右 , 吃了一粒退烧药就睡下了 。 第二天又开始发烧 , 鼻子也闻不到气味了 。 第一次感染 , 我心里特别慌 , 觉得“哎呀 , 马上要死了” 。 一直到第三天 , 好一点了 , 我不发烧了 , 但是腹泻了一整天 。 这个时候就发现这个东西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
2020年10月 , 我刚去英国的时候 , 上飞机还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 , 飞机上也有很多人穿着防护服 。 但是因为穿着实在太热了 , 整个人都闷出一头大汗 , 在中途也就脱掉了 。 我那时候还是很注意的 , 到哪里都戴着口罩 , 还会给冷链食品喷酒精消毒 。
当时英国疫情很严重 , 我住的住宿区里估计有几千例 。 英国有个手机追踪系统会提醒阳性病例的轨迹 , 但是感染病例太多了 , 所以系统也统计不全 。 后来回想起来 ,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下楼抽烟 , 在抽烟的时候有人从旁边走过去感染的 , 所以我得了新冠以后就不抽烟了 。
感染了以后 , 英国政府给我发了调查问卷来调查行动轨迹 , 也有工作人员打电话来告诉我可以居家休息 , 需要帮助的话可以提供帮助 。 政府还是希望新冠感染得慢一点 , 会采取一些措施 , 比如在电梯里会配酒精消毒 , 感染新冠之后就尽量不去医院 , 会安排线上咨询 。 我还去医院门口看了一下 , 是不开门的 。
主要还是靠来自哥伦比亚的舍友照顾我 , 帮我买食物、药物 。 他有呼吸道疾病 , 很害怕被感染 。 英国政府建议居家14天 , 但是我为了避免传染给舍友 , 就在自己的房间里隔离了一个多月 。 隔离的时候正好2月过春节 , 我一个人过年自己做了点菜 , 觉得挺凄凉的 。
有人2年内感染3次!4名多次感染新冠者的自述
文章图片
李先生的年夜饭 。 受访者供图
我给国内的朋友说我感染了 , 他一开始说不可能 , 哪有那么巧 。 结果后来确诊了 , 我成为朋友里第一个感染新冠的 。 一开始我也没给家人讲 , 怕他们担心 , 是过了几个月之后才讲的 。
我原本计划2021年8月15日回国 , 但因为抗体水平太高 , 没有达到大使馆的要求 , 被迫取消了机票 。 我的IgM抗体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 测了好几次 , 都在6到7之间 , 我没有感染过的同学IgM抗体水平都在1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