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仪准不准?该备哪些药?二次感染几率大吗?陈尔真解惑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二 )


不过 , 个体间对病毒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 , 高烧、喉咙痛、腹泻、味觉失灵、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但这些大多为主观感受 , 机体耐受能力也不同 , 同样高烧39度 , 体感也不同 。 所以这些只能看作是“段子” , 在医院就诊时 , 是没有区别的 。
Q:第一批阳性感染者目前已经“阳康”了 , 但转阴后 , 也有网友提到 , 可能会出现二次感染 。 目前二次感染的几率大吗?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二次感染?近日 ,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 , 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以BA.5.2、BF.7为主) , 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 , 和其他50余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共循环” , 它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A:奥密克戎变异株有一定的二次感染率 。 去年11月在南非首次报道奥密克戎 , 此后成为全球流行株 , 出现了若干亚型 , 有极强的免疫逃避特点 , 因此给人群带来的二次感染几率也在逐渐上升 。 目前不同地区统计分析结果略有不同 , 基于欧美地区现有的8万人样本报道 , 二次感染发生率约为2.4%至3% , 目前我国还未有相关统计 。
我们要重视二次感染的问题 , 可能“阳康”后早期不会重复感染 , 但时间一长 , 抗体滴度下降后 , 就容易被其他亚型感染 , 因此“阳康”后仍必须坚持“三件套、五还要” , 尤其是免疫力不好的人群 , 二次感染几率就更高 。 就像普通感冒 , 也有些患者会短期内反复感冒 , 是一样的道理 。
二次感染不一定是共循环的问题 ,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 , 所有人还是都应该把自己的健康管好 , 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 而不是靠反复感染去获得所谓的“群体免疫” 。
Q:近期马上要迎来多个节假日 , 年关将至 , 不免走亲访友、聚餐聚会 。 如何在特殊时期过好这个年?
A:3年了 , 确实很多人都没有好好过年 。 目前防控策略有所调整 , 对人员流动也没有加以限制 。 有人会觉得 , 那赶快聚一聚 , 但我个人认为 , 这是个错误的观点 。 尽管说奥密克戎的致病力下降 , 但其传播力很强 。 对于家庭来说 , 三世同堂、四世同堂 , 有老人、有小孩 , 必须考虑好这些 , 对家人负责 , 对朋友也负责 。
没有感染的人群应该尽快接种疫苗 , 除此之外 , 戴口罩时必须压紧鼻梁上的密封条 , 在公共场所不要乱摸 , 尽量乘扶梯而不是密闭的升降梯 , 随身携带消毒纸巾 , 日常也要对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机进行擦拭消毒 。 在居家环境下 , 多通风、多清洁 , 尽量做好规范防护 , 减少感染和传播几率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血氧仪准不准?该备哪些药?二次感染几率大吗?陈尔真解惑市民最关心的问题】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