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仪准不准?该备哪些药?二次感染几率大吗?陈尔真解惑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血氧仪准不准?该备哪些药?二次感染几率大吗?陈尔真解惑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文章图片
12月26日起 , 由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和东方网联合承办的“新冠防疫大咖说”系列直播活动连续6天邀请医学专家从防护措施、重症预防、中医保健、保护老幼等主题进行在线直播 , 与市民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 首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做客直播间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梳理其中市民们最为普遍的6大问题 , 由陈尔真予以专业解答 。
Q:现在网上都说血氧指数比较关键 , 但家里没有血氧仪 , 现在也买不到 。 如何判断血氧指标?是不是对患者来说很重要?
A:血氧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 它反映人的呼吸功能状态 , 氧气吸进去在血液里的分布浓度可以靠血氧仪来进行探测 , 它的原理是通过红外线对指尖的末梢循环进行监测 。 正常人群指标应该高于95 , 如果低于93可能有一些问题 , 但一些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可能他已经耐受了 , 这个指标也会低于93 。 因此 , 这种监测有一定的误差 , 还需要通过症状和体征来进行综合鉴别 。
如果没有血氧仪怎么办?其实 , 如果血氧饱和度低到一定程度 , 我们的大脑中枢会感知并出现代偿反应 。 会通过增强呼吸运动增加氧气摄入 , 因此会感到气急、胸闷 , 老年人可能会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 此外 , 嘴唇、指甲都可能出现紫绀 。 如果本身没有基础疾病 , 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此类症状 , 就需要高度警惕是否肺部有病变 。 如还伴有持续发热、咳嗽、胸痛等无法缓解的症状 , 建议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进行CT检查 。
Q:目前医疗资源也比较紧张 , 身体素质还不错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居家休养 , 因此药物非常关键 。 您对合理备药有什么建议?
A:首先 , 没有必要囤药 。 药物还是尽量要在临床医师、药师的正确指导下使用 , 避免副反应 。 当然 , 现阶段需要适当备一些感冒退热药 , 以家庭为单位 , 每人备一份即可 。
目前大家熟悉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都是用于退烧止痛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 此类药物每人备一份;另外 , 化痰药物也需要备一份 。 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 如果本身体内有痰 , 用了镇咳药物后症状虽然缓解 , 但痰液仍堆积在肺部 , 可能加重炎症 。 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老人、孩子等人群 , 可适当用化痰药物 , 必须慎重用镇咳药物 。
Q:因为居住条件所限 , 家人感染了 , 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人害怕病毒传播到所有房间 , 该怎么做好预防和消毒?
A:如有条件 , 阳性人员在独立房间内 , 定期每日通风一至两次 , 在房间内进行活动 , 不要到处乱窜 。 最关键的是 , 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戴好口罩 。 另外 , 如有条件 , 阳性人员使用独立卫生间 , 直接通风;如必须共享卫生间 , 使用完要做好消毒工作 , 盖上马桶盖再冲水 , 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冲洗 , 坐便器要用消毒纸巾擦拭 , 做好个人手卫生 。
第二 , 要注意在下水管道内出现的气溶胶传播 , 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 。 阳性人员的生活垃圾要专门单独处理 , 打包两层 , 送至小区内统一回收处进行处理 。 其他的诸如衣物等 , 使用消毒产品浸泡后按照正常流程清洗即可 , 争取在阳光下晾晒 , 通过自然紫外线再次消毒 。
Q:目前感染者很多 , 网友们也在“玩梗” , 说什么“干饭株”“学习株” , 好像感染之后有一些特异化的表现 , 您觉得这是属于心理因素 , 还是确实有一些区别?
A:说实话 , 奥密克戎毒株的变异速度很快 , 国内目前流行的就有好几种“子孙后代” , 但它的本质没有很大改变 。 从人群中的临床表现来看 , 没有特异性 。 如要判断具体为哪种变异株 , 必须通过基因测序 , 根据病毒上的蛋白结构进行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