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应保证足量动物性食物摄入( 二 )


对于高龄老年人 , 《指南》强调 , 多吃鱼、畜禽肉、蛋类、奶制品及大豆类等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高的食物 , 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 。
张坚表示 , 不少老年人因担心动物性食物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而带来的各种慢性病风险 , 很少甚至拒绝食用动物性食物 , 导致贫血、低体重、肌肉过快流失等问题 。 一般情况下 , 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为1—1.2g , 日常进行抗阻训练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1.2—1.5g 。 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的优质蛋白质比例应不低于50% 。 每日不宜集中在一餐摄入大量蛋白质 , 三餐都应有动物性食物 。
延缓肌肉衰减
《指南》建议 , 老年人应当保持适宜体重 , BMI(体质指数)最好保持在20—26.9kg/m2(上标 , 平方米)之间 。 如果BMI超出范围 , 则应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 , 使体重平缓回到正常范围 , 不应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度变化 。
“适量运动是延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主要途径之一 。 ”张坚强调 , 人体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肌肉量减少 , 在70岁以前大约丢失8% , 之后肌肉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 每10年的肌肉流失可达15% 。 肌肉衰减可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 是老年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老年人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 , 有利于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 , 能增强骨质 , 延缓肌肉衰减的速度 。 老年人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应量力而行 , 多选择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动作缓慢柔和的方式 , 以免过量活动引发肌体损伤或跌倒等不良事件 。
预防营养缺乏
《指南》推荐 , 一般老年人要定期健康体检 , 测评营养状况 , 预防营养缺乏;针对高龄老年人 , 要关注体重丢失问题 , 定期营养筛查评估 , 预防营养不良 。
张坚表示 , 老年人每年应参加1—2次健康体检 , 及时发现危险因素 ,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 应及时进行专业的营养不良风险评估 , 有利于及时发现营养问题 , 纠正错误饮食行为 。 对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 更应做好营养评估、科学调控饮食 , 为疾病治疗、康复提供营养支持 。 需要强调的是 , 多种营养素缺乏是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 , 应给予特别关注并采取预防措施 。
每餐应保证足量动物性食物摄入】不容忽视的是 , 老年人肌体功能减退会影响食欲 , 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易产生孤独郁闷的情绪 , 导致食欲下降 。 因此 , 鼓励建立长者食堂、老年人餐桌等 , 让老年人共同制作、分享食物 , 有利于改善、调整心理状态 ,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