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坚守,坚持就是胜利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坚定,坚守,坚持就是胜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检验科战在“疫”线
坚定,坚守,坚持就是胜利
文章图片
▲每人一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困极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
坚定,坚守,坚持就是胜利
文章图片
▼做好每一个样本的登记,三查七对,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 凌晨三点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学城医院PCR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检验科工作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忙碌有序地进行检测工作 。 PCR实验室是“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在这里,“白加黑”“五加二”的夜以继日已经是工作的常态 。 他们不仅面临着高度的感染风险,还要按照三级防护的要求,在封闭性要求严苛的负压实验室里,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
文/片
通讯员王恩敏董艳艳
精准检验,不辱使命
随着今年11月份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检验科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迅速组成由科主任带领的6人核酸检测闭环小分队,闭环在医院,比以往的工作更加辛苦,任务更重,但宋建主任一再强调,“标本再多,也要保证检验质量,绝对不能出一丁点儿错误 。 ”来自发热门诊、急诊、新入院患者、住院患者、隔离点、职工应检尽检,甚至追阳小分队的核酸样本,24小时不间断送样、检测 。 为让大家尽快拿到报告,我们即来即测,每个人一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实在困极了,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爬起来接着干 。
从前四十多个批次见不到一个阳性,眼看着每批次阳性的数量越来越多,甚至已超出半数,实验完成后,还有各种报表需要整理上报,一个阳性标本需要走6个流程才能上报完,可想而知,每天上百个阳性标本的上报是多么烦琐,“做核酸8小时,上报10小时还完成不了” 。 但越是这样,我们更是严谨细致,做好每一个样本的登记,三查七对,一步也不能马虎 。 尤其是阳性标本,我们需要双试剂进行复检,两遍结果符合后才发放 。 宋建主任的手机24小时在线,每天更是接不完的电话,“请问我们这做单管核酸检测吗?”“请问我们的报告什么时候出来?”“我们是追阳小分队的,样本是送到你们那吗?”“你们地址在哪啊?”……宋建主任不厌其烦一一解释,最多一天要接听200多个电话,最后说到声音嘶哑,科里的姐妹实在看不下去了,夺过她的手机,硬是逼她去躺了半小时 。
知重而担,知责而为
除了繁重的医院工作,检验科还服从医院调配抽调精干力量支援济南市中区方舱医院 。 11月20日,检验科王玲随院医疗队来到市中方舱医院负责核酸检测工作 。 当时市中区方舱医院刚刚建成,她们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把核酸检测车支了起来,并负责起了方舱医院以及徒沟隔离点两千多人的检测工作 。
12月1日,在部分检验人员撤离后,剩下来自5个医院的五名检验人员组成了一个PCR核酸检测团队 。 她们分工明确,虽然条件艰苦,但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没有耽误一个病人的结果,也没有出现任何失误,所有的事情都尽量做到尽善尽美,所有的结果比对好都会发到医生和患者的手中,所有的问题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去解决 。 在条件极其恶劣的艰苦环境下连轴工作29天,中间没有一天的休息日,吃住都在舱里,超长的工作时间,寒冷的天气,每天打扫卫生拖把都是带冰的,病毒采样管也是冰冻的,狭窄的实验室,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是王玲依然咬牙坚持到最后,并且出色完成所有工作任务 。 第一批支援队伍已回,王玲了解到科室的困境很难再调配出人员接替,而且深知条件的艰苦她不想同事再来,所以她就自己做主留下,要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 。 知道这些宋建主任哭了,她说:“回来吧,玲,孩子太小了,你爱人还在急诊24小时值班,你们舍孩子太久了,我来想办法替你 。 ”“真的不用,姐,再坚持一下,胜利在望了 。 ”就这样,王玲一直坚守到所有检验人员中最后一个撤离,并完成仪器设备的收整,圆满完成此次支援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