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的关键已找到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预防近视的关键已找到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文章图片
近期连续的网课 , 加之即将到来的寒假 , 孩子们频繁使用电子产品让预防近视又成了家长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 网红治疗仪、角膜塑形镜、软性角膜接触镜……各种神器成了热搜关键词 。 不过 , 最新研究表明 , 家长的干预才是防控孩子近视的关键因素 。 快来了解一下吧!
家长关注户外活动
有效控制孩子近视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王宁利教授、李仕明副教授带领团队 , 探索父母对儿童进行行为干预 , 控制近视进展和降低近视率的方法 , 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儿科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AMAPediatrics上 。
科研人员用一年时间 , 每天两次短信提醒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 干预前后给孩子配戴光度计测量户外活动时间 。 在完成一年的干预之后 , 又进行了三年随访 。
结果发现 , 268名小学二年级在校学生中 , 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光照和户外时间更长 , 眼轴延长更缓慢 , 并且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仍保持这种趋势 。 近视患病率也明显下降 , 第二年下降12.8% , 第三年下降18.8% 。 也就是说 , 通过提醒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 可以有效控制儿童在小学期间的近视进展速度、降低近视率 。
研究中还有个细节 , 短信提醒对于周中户外时间影响有限 , 而到了周末 , 孩子的户外时间能够显著延长 。 也就是说 , 尽管平日由于课业等因素难以长时间户外活动 , 但只要利用周末多带孩子出去沐浴阳光 , 就能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 。 由此可见 , 家长在近视防控中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
“父母主导下的行为干预不仅对儿童近视防控有益 , 也有助于让孩子们强身健体、身心健康 , 对于增进亲子关系也大有裨益 。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景象 , 那么近视防控就不再是难题 , ”李仕明副教授说 。
视力干预要趁早
充足睡眠不可少
事实上 , 这项研究是“安阳儿童眼病研究”中设计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儿童近视队列研究 , 纳入了河南安阳地区5250名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 , 从2011-2017年完成了连续六年的随访 , 详细搜集了影响儿童近视的各种环境因素 , 并采集获得了基因数据 。 家长们耳熟能详的“远视储备” , 就是该研究率先提出的近视监测指标 。
2015年 ,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证实 , 对于还没有近视的儿童来说 , 较多的户外时间可以让眼轴增长变慢 , 而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则不明显 。 提示在孩子还没近视时 , 就应该尽早实施行为干预 。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 , 也不用气馁 , 因为此次进一步研究证实 , 短信提醒对于近视儿童的效果虽然没有未近视的明显 , 但依然有效 。
安阳儿童眼病研究在长期随访中还发现 , 睡眠时间充足的女孩(大于10小时) , 近视发生较少、进展较慢 , 说明睡眠和生物节律也会影响近视发生发展 。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知道 , 近视防控与户外时间、睡眠 , 以及家长行为干预都有相关性 , 这项工作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学生等全社会通力合作 , 科学、规范、经济高效地推进 。 ”王宁利教授表示 。
别被网红产品忽悠了
近视干预并非越贵越好
得知孩子近视后 , 很多家长内心都会有一番挣扎 , 随后默默拿起手机搜索求解 。 大数据马上嗅到“商机” , 各种近视治疗神器轮番出场 , 它们价钱都不低 , 销路却不差 。 仿佛“神器”到手 , 就可以立马还孩子一双明眸 , 抚平家长的焦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