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地 , 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患者迅速激增 , 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 , 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 在医院党委和疫情防控专家组统一指挥下 , 实行普通病房床位统一协调管理、重症病区床位统一集中管理、医院抢救设备统一调配管理、医院人员统一排班管理的“四统一”制度 , 确保“应收尽收 , 应治尽治” 。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ICU)、老年医学科等重点病区也迎来了最忙碌最艰难的时候 , 这里收治的多是危重症患者 , 或是基础病较多的高龄老人 , 当前 , “保健康 , 防重症”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 。
病区开放
患者“应收尽收 , 应治尽治”
制定方案、统筹床位、专家会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周贤梅教授总是身先士卒 , 自从疫情防控放开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 上周发热后 , 脸烧得通红还在岗位上坚守 , 实在坚持不住 , 就回家休息了小半天又继续上班 , 因为放心不下患者 , 早晚她都要亲自对病区的重点病人进行查房 , 查一遍才安心 。 每天上百条的电话、信息、微信语音 , 经常大半夜还在为患者协调床位 , 忙起来脚不沾地 。
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文章图片
周贤梅主任正在为患者查房
作为医院的“大管家” , 周贤梅主任还承担着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的重任 , 面对疫情冲击 , 患者激增 , 医护减员的现状 , 她必须带领疫情防控专家组想方设法 , 扩容增员 , 协调医务处、护理部等统筹调度全院医护和床位资源 , 目前医院在原有各种监护病房50间基础上 , 又整改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100间 , 保证医疗秩序忙而不乱 , 保证患者“应收尽收 , 应治尽治” 。
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文章图片
12月29日上午 , 医院线上线下开展新冠诊治培训 , 要求全员都要学习并掌握新冠感染的治疗 。 图为周贤梅主任为学员做培训 。
之前受疫情管控 , 加之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 , 呼吸科两个病区临时合并为一个 , 这周所有病区已经全部放开 , R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也加强流转 , 病区医护人员复岗率在95%以上 。 周贤梅主任介绍 , 冬季本来就是呼吸疾病高发期 , 连日来 , 新冠叠加各种呼吸道疾病 , 之前“积压”的一些慢阻肺、哮喘、肺炎、呼吸衰竭等患者需求开始“释放” 。
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文章图片
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文章图片
呼吸监护病房(RICU)医护为患者做俯卧位通气
“不舒服也要俯卧过来 , 或者大侧卧位 , 这是救命的姿势 。 ”12月26日当天 , 已经过了中午12点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魏瑜还没能停下脚步 , 她正在给一位住院患者开具中药处方 , 稍后又推着生命体征检测仪在病房迅速穿梭 , 俯身在年纪大的病人耳边大声叮嘱 , 看着好像中气十足 , 实则眼底一片青黑 , 时不时拿手指头按压自己的太阳穴、深呼吸 。 “这是我检测阳性的第六天 , 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 , 反正三天退烧后就直接上班了 。 ”此时 , 她86岁的母亲也正在家里发烧 , 爱人正请了假在照顾 。
后方堡垒|应收尽收,守住患者“生命线”
文章图片
魏瑜主任和史志雪护士长正在为患者对症处理
整个病区全部是收满病人的状态 , 不少病人本身年纪大、病情较重 , 医护人员的救治压力也比较大 。
72岁的吴大爷是一名肺癌患者 , 刚出院回家没两天 , 就突然发烧后 , 抗原检测阳性 , 因为身体难受 , 又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 他马上赶到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就诊 , 急诊初步诊疗后 , 马上协调科室 , 快速转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入院治疗 , 考虑到患者肺部有感染病灶 , 指脉氧才80多 , 经过对症处理 , 以及俯卧位通气、吸氧治疗、中医外治法等辅助治疗 , 目前吴大爷病情稳定 。 不管患者是轻型、普通型还是危重症患者 , 中医药治疗贯穿始终 , 并结合患者的不同情况和自身基础疾病随时调整方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