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中心24小时:再难也要兜住分级诊疗第一线( 二 )


发热诊室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转最早、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 也需要从源头精准分流:发烧不退的病人 , 医生根据症状开方配药 , 根据相应情况进行血常规和胸片检查;因咳嗽导致进食困难的病人 , 进行电解质检查 , 及时补液治疗;面对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病患 , 则分门别类增加量血压、测血糖等步骤 。
发热诊室位于社区卫生中心广场西侧 , 50平方米被分隔成“一室两厅” 。 当中一间放置着三张桌子 , 两张用作医生接诊 , 另一张则作为护士台 , 还配备了测温仪、指夹式血氧仪、抗原试剂盒等 。 医生背后的房间被改作“临时药房” , 另一块区域则放置着一张诊查床与四把输液椅——轻症患者所需要的全部诊疗几乎能在这爿空间完成 。
一天下来 , 徐岩至少得看上60多号病患 , 而她是少数在岗位上连续奋战超过两个星期的医护 。 面对人员减损 , 医护相互补台 , 有时得从其他科室借人 。 每天清晨6点半一睁眼 , 徐岩就开始自我心理建设——不敢生病倒下 , 再难也要扛过去 。
事实上 , 她的父母与婆婆相继感染 , 每天她只能下班后通过视频与三位老人聊聊病情稍作指导 。 今年56岁的她 , 本已准备退休 , 如今医院人手不够 , 她义无反顾守在一线:“我是党员 , 总得先打赢这一仗再说 。 ”
上午10点 , 家庭医生
电话一个接一个 , 24小时在线
这两天 , 返岗医护多了起来 , 全科医生团队队长、家庭医生潘晓烨重新编制了发热诊室排班表 , “14人的队伍基本能齐了” 。 一边坐班社区医院 , 一边还要顾着线上 , 兜里的手机铃声响个不停 。
视频电话那头是68岁的钱阿姨 , 潘晓烨签约的老病人 。 “今天还只是咳嗽吗?”“胸痛、气急有没有?”
每天 , 潘晓烨会在微信里让签约老人“汇报情况” 。 何时抗原测出阳性、发了几天烧、食欲变化、恢复状况等 , 一清二楚 。
钱阿姨还有咳嗽 , 体温正常 , 精神好多了 , 但家里止咳药已快见底 。
几分钟视频问诊结束 , 潘晓烨有了判断 。 他打开“静安家庭医生”App , 进入“互联网医院” , 线上写病历、开处方:急性支气管炎 , 无气急 , 无发热 , 开三盒宣肺止嗽合剂 。 选好“快递配送” , 不久药品就会直送钱阿姨家中——尽管无需“面对面” , 但耗费时间和精力一点也不少 。
照护好老年人群体 , 团队所有家庭医生从12月初便展开摸排 , 根据老年人现有基础疾病与身体状况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 , 对应重点、次重点、普通观察人群 , 制作成电子表格 , 内容包含基础疾病、放化疗、冠心病、慢阻肺、免疫功能缺失等 。 如今 , 这张表格发挥着重要作用 , 针对红色等级人群 , 家庭医生定期在线问询 , 及时跟进诊治;同时要求黄色标签人群每天主动“报备”情况 , 根据相应症状给予诊疗对策 。
“真正做到‘家里面的医生’ , 就得24小时随时待命 。 ”白天潘晓烨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没断过 。 结束坐班 , 他仍“挂在线上” , 从傍晚6点值守到深夜 。 就连自己被感染而躺倒 , 也得在线 。
这两天 , 家庭医生们又主动跨前一步 , 向辖区内养老机构了解情况并帮助解决困难 , 每个团队与养老单位结对 。 得知对口养老院缺少指氧仪与水银血压计 , 潘晓烨及时反馈 , 在多方协调下为老人们匀出了相关仪器 。
中午12点 , 抢救班组
在120抵达前“紧急救援”
“有病人休克了!”
刚扒拉了一口午饭 , 便扔下碗筷 。 家庭医生助理、副总护士长姚雨晴接到紧急求助电话:“我妈妈烧到40℃ , 呼吸困难 , 打120显示排队第26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