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测火腿的“血氧”靠谱吗?不宜妖魔化科学检测

按:要把工具用在正确的地方 。
近日 , 由于担心疫情对肺部、血氧的影响 , 很多消费者使用血氧仪、智能手表、手环来检测血氧 。 其中朋友圈流传用Applewatch或华为watch测试火腿、牙膏 , 结果能测出火腿和牙膏的心率和血氧的视频或照片 , 引起热议 。
但也有消费者表示 , 其实拿鱼跃这样的专业血氧仪测火腿肠 , 一样也能测出来 。
那么 , 是不是确有其事呢?有什么原理呢?用智能手表测血氧靠谱吗?
手表测火腿的“血氧”靠谱吗?不宜妖魔化科学检测
文章图片
▲用专业的血氧仪也能测出火腿肠的“血氧”
测血氧的原理:利用血红蛋白对红光的吸收
开门见山 , 智能手表在非人类佩戴的场景下(如测火腿肠、橙子)测出血氧和心率数值 , 是有可能的 。
这要从血氧的检测原理说起 。
目前检测血氧最靠谱的方法是动脉采集真实血样 , 顾名思义 , 这需要“扎针”从动脉中采集 , 麻烦又不舒服 , 而且只能测试单次血氧 , 做不到连续监测 。
因此目前通用的非直接接触的血氧检测是通过血红蛋白对红光的吸收来计算的 。
数码博主NavisLi解释了相关具体原理:“血氧检测的原理 , 就是利用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的红光吸收比例不一致来实现的 。 其实就是一个设备有红光LED和红外光LED在补光 , 两者波长不同 。 接着通过传感器感知不同波长反射差 , 就能计算出血氧值 , 这个原理是非常成熟 , 也相对准确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我们如果选一个同样可以反射两种波长的物体 , 那么仪器也自然会老老实实根据模型去计算出血氧饱和度的数据 。 ”
手表测火腿的“血氧”靠谱吗?不宜妖魔化科学检测
文章图片
▲人体的血红蛋白
简单理解 , 智能手表使用过程中 , 可以通过多种光线来检测血氧 , 光束由用户的手腕处照入血管 , 血管内的血液(血红蛋白等)会吸收一部分光线和发射一部分光线 , 反射的光由光敏二极管吸收 , 根据光的强度能反推出心率与血氧 。
测血氧的方法是科学的 , 测火腿肠属于工具使用错误
而至于华为智能手表能测出火腿心率 , NavisLi也给到了客观的解释:“唯一能推理出来的结论 , 就是华为的手表在活体检测或者说识别物体是否是人的这个流程上 , 还有提升的空间 。 但这个东西的解决优先级也没那么高 , 因为穿戴设备只需要对人佩戴时的准确性负责 , 它完全不影响正常人的使用 。 穿戴设备只需要对人佩戴时的准确性负责 , 它完全不影响正常人的使用 , 那为什么不把研发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不止是华为的智能手表 , 早些年苹果智能手表也有类似的“错误” , 测火腿肠、橙子、鼠标能测出血氧 , 例如2018年爆出“卫生纸被苹果手表测出心率”的新闻 。
手表测火腿的“血氧”靠谱吗?不宜妖魔化科学检测
文章图片
▲工具使用错误
无独有偶 , 数码博主吴师傅也给出了类似的答复:“目前穿戴设备的血氧检测的原理 , 是根据皮肤血管中血红蛋白对红光、红外的吸收量间接计算出血氧值 。 不过在一定条件下 , 部分物体的光学信号会呈现与人体皮肤血管相似的情况 , 会导致小概率的误判为人体信息 , 从而导致计算出血氧值 , 在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时 , 检测到的数据的准确性 。 ”
简而言之 , 要把工具用在正确的地方 。 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 部分物体(如火腿)的光学信号会呈现与人体皮肤血管相似的情况 , 会导致小概率的误判为人体信息 , 从而导致计算出血氧值 。
本质来说 , 智能手表内部的传感器测的不是血氧 , 而是被测物体的单位时间内发射和接收到的红外线和红光的差值 , 只是人类可以用它来测量血氧值 , 当然你用来测火腿肠、牙膏、药盒、橙子也有可能有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