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 三 )


黄通慧看着家里的境况 , 下定了决心 。
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
文章图片
2017年7月 , 黄通慧参加了广西大学的毕业典礼 , 踏上了回家的路 。
实际上 , 毕业后她在南宁有一个好机遇——一家知名大型企业希望聘请她入职 。
但她觉得父亲需要她的照顾和陪伴 , 便毅然决然回了家 。
回家后 , 父女俩为了积攒治病的费用 , 决定开始售卖自产烧酒 。
黄元峰变卖了家里的一批树 , 问亲戚朋友借了钱 , 开始了他的新工程 。
黄元峰时隔两年多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们的自制烧酒用到的设备 , 也是黄元峰的研究专利 。
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
文章图片
他们家的院子里 , 大型的红砖锅炉上熬煮着重达五百斤的米 , 父女俩在锅炉的钢丝绳和铁轱辘上操作 。
锅炉旁是一个大型灶台 , 大煮锅在灶台上冒着热气 。
藏酒的地窖摆满各式各样的酒罐和酒缸 。 两父女不辞辛苦地劳动着 , 这个简易卫生的小天地飘出阵阵酒香 , 传向各家各户 。
为了不让父亲太辛苦 , 黄通慧在家里承担起制酒厂的主要劳动力 。
在几个月里 , 她要运输建筑材料 , 操控锅炉煮酒 , 清理打扫地窖 , 搬运制酒材料……
除了这些杂货 , 更重要的是 , 要学习如何制酒 。 伴酒料和酒的烧制都是技术活 。
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
文章图片
在许多人看来 , 黄通慧和父亲黄元峰一样是不走寻常路、敢于挑战的性子 , 他们走出了生活的另一条通途 。
2017年年底 , 黄元峰家里的第一批米酒制作出来了 。
家里人尝了之后觉得能够拿得出手 , 就赠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品尝 , 大家都认为米酒酿得不错 。
酒酿好了 , 就到了卖酒的时候 。 黄通慧承担起卖酒的工作 , 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到街上去卖酒 。
但在街上卖不是长久之计 , 家里需要一个专门的烧酒房 。 由于建烧酒房的钱不够 , 她想过申请贷款甚至是向她的同学借钱 。
到了2022年的今天父女俩创办的烧酒厂还在运营 , 黄通慧是厂里主要的负责人 。
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
文章图片
深爱家乡 , 努力回报
黄元峰对于现状感到很安心 , 他说他对于瑶族的文化发展有很大的期望 。
将来如果他还在 , 会和村民们一起做一些有民族特色的产业 , 比如生态农业、中医药养生方面的项目 。
未来的路在前方 , 眼前的路在脚下 , 黄元峰相信一步一个脚印把当下的事做好就是对未来最好的答复 。
黄元峰无疑是个杰出的实干派 , 更可贵的是他对于家乡的深情不可割舍 。
他将家乡视为自己的根之所在 , 即使死神的丧钟在他耳边敲响 , 他仍然为瑶族小江屯村书写下一个奇迹 。
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
文章图片
走好来时的路 , 不忘将来的路 。 无论是黄元峰还是黄通慧 , 都在坚守和坚毅中不断迈向新的人生 。
“有人羡慕说走就走得潇洒 , 但是远行的中国人最无法忘怀的也许是不可见的乡愁 。 家乡牵系着我们最根本的血脉 , 留藏着我们最深刻的记忆 。 离开家乡 , 我们不仅身体远离了家乡的土地 , 心理也远离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 ”
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 为它献出一份光彩 , 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使命 。
-完-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2014年农民患癌症晚期,用救命钱遥控指挥,为村民修4公里出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