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担心“白肺”,跑到医院做CT!这些问题了解下

本文转自【宁波晚报】;
随着新冠患者的不断增加 , “白肺”一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 很多人因为担心“白肺” , 纷纷跑到医院做肺部CT , 导致医疗资源进一步紧张 。
“白肺”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哪些人群更高发?可以治愈吗?有症状后应如何应对?对于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采访了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林峰 , 请他来科普关于“白肺”的各种知识点 。
不少人担心“白肺”,跑到医院做CT!这些问题了解下
文章图片
图为王林峰坐诊中
Q:
“白肺”是什么?
A:
正常人的肺在X线片以及CT片上呈现出黑色、透亮 , 而当大部分的肺出现炎症情况使整个肺在X线片或CT片上呈现出75%以上的白色 , 就是肺部影像学中口语化描述的“白肺” 。 所以 , 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炎症就叫“白肺” 。
Q:
“白肺”有哪些表现?
A:
“白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呼吸困难、胸闷气紧 , 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偏低 , 可导致严重缺氧 。 其中 , 老年人还可能出现“沉默性缺氧” , 这是指老年人因为器官机能退化 , 或长期患有心肺方面的疾病 , 静默时需氧量也较小 , 对于低氧血症反应很迟钝 , 正常人血氧饱和度低于90%都症状明显 , 而他们甚至能耐受70%的血氧饱和度而无明显的气促症状 。 有以上情况的老年人容易因为“沉默性缺氧”导致送医不及时 , 给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 因此必须勤于监测血氧饱和度 。
Q:
哪些人更容易得“白肺”?
A:
老年或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差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人群 , 患“白肺”的概率更高 。
Q:
“白肺”和新冠有什么关系?
A:
最近“白肺”患者增多 , 和新冠存在一定关系 , 从现象来说 , 新冠病毒的确会给部分患者的肺部带来影响 , 如果影响严重 , 就可能导致“白肺” 。 不过 , 并非所有的“白肺”都是新冠病毒导致的 ,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都可能引发肺部炎症 , 严重的也会导致“白肺” 。
Q:
“白肺”可以治愈吗?
A:
“白肺”患者中 , 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 。 不过 , 得了“白肺”后 , 要想让自己的肺恢复到原本的状态是比较难的 , 一部分患者还可能会留下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 。
Q:
什么情况要去做肺部CT?
A:
当出现高热不退(3-5天仍不退)或反复发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4%以下、疲软乏力长时间不改善(3-5天)、咳嗽剧烈痰较多等情况 , 建议去做肺部CT 。 对于大多数轻症患者 , 也就是说症状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并无累及肺部的 , 做CT的必要性不大 。
Q:
如何警惕和应对“白肺”?
A:
当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紧时就必须警惕“白肺” , 特别是以上所提及的高发人群更应警惕 , 最好每隔1-2小时就监测一次血氧饱和度 , 低于94%的话要马上去正规医院急诊检查治疗 。 临床上治疗“白肺”的措施主要有:给氧治疗;俯卧位通气;免疫调理、营养支持等 。 这些方法都能帮助病人尽快恢复 , 多数预后良好 。
Q:
最近是否接诊过“白肺”患者?
A:
最近我们也有接诊过一些“白肺”病例 。 不久前就有一位从象山转诊来我院的“白肺”患者 , 是一名76岁的男性 , 当时也是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气紧的症状 , 做了肺部CT后发现白色区域占比很大 。 后来 , 经强力广谱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抗真菌以及糖皮质激素抗炎、利尿、高流量氧疗等对症支持治疗了10天 , 复查CT双肺病灶明显吸收 , 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