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开展一场生死博弈,“急救神器”AED全程守护!

12月23日9时35分
18号线沈梅路站下行一清客列车正常进站
多职能巡视汤春华
在执行清客作业
到第二节车厢第六扇门时发现
一男性老年乘客无力瘫坐在座椅上脸色惨白
陪同的家属反映老人突然呼之不应没有意识
汤春华立即抓起对讲机呼叫
报告队长 , 有乘客在车厢晕倒!
上海地铁开展一场生死博弈,“急救神器”AED全程守护!
文章图片
听到对讲机呼叫
当班多职能队长黄振超和夜班队长徐振宇
立即放下工作交接
一起冲到了站台
几个人合力将乘客移出车厢至站台安全位置
发现乘客四肢瘫软
脸色发白、呼吸音弱 , 尝试呼唤乘客没有任何反应
“立即准备启用AED设备!”
徐振宇果断下达了指令
9时37分21秒
巡视和站务员继续不断尝试和乘客沟通
观察生命体征
9时37分23秒
多职能队长准备好AED设备
站务员做好现场乘客的秩序维护
9时37分39秒
多职能队长使用AED设备对乘客进行心电监测
AED设备提示工作人员无需除颤
需进行心肺复苏
9时37分45秒
多职能队长进行持续胸外按压
9时39分05秒
上海地铁开展一场生死博弈,“急救神器”AED全程守护!】乘客突然长舒一口气
意识逐渐恢复
10时01分
救护车120人员到达车站
老先生也在家属的陪同下平安地离开了车站
3分30秒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18号线沈梅路站班组队员
凝聚团队力量与生命展开赛跑
紧紧抓住4到6分钟的心肺复苏黄金时间
全力保障市民的出行和生命安全
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 , 上海地铁全面推进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覆盖
实现了全网508座车站全配置
今年7月 , 一名老人在深圳地铁3号线车厢内突然倒地不起、心脏骤停 。 危急时刻 , 身边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紧急施以抢救 , 展开一场“生命接力” 。 最终 , 老人成功得救 , 目前已生命无碍 。
7月10日下午5点 , 深圳地铁3号线列车正在行驶中 , 突然车厢内一位老人从座椅上晕倒在地 。 身边乘客见状 , 立刻分头施救 , 有人马上拨打120 , 有人赶紧联系列车安全员 , 其中两名具备医护资质的乘客 , 在确定晕倒老人无呼吸、脉搏和心跳后 , 第一时间将其移至车厢空旷位置抢救 。
“当时我在站台值守 , 听到有乘客下车求助 , 我们立刻携带AED赶往 。 ”田贝站值班员唐巧华回忆 , 当时列车到站后 , 车厢里两名具备医护资质的乘客正在对老人实施心肺复苏 。
上海地铁开展一场生死博弈,“急救神器”AED全程守护!
文章图片
在施救乘客的协作下 , 车站工作人员将AED机器贴片贴于老人胸部 , 并启动机器 , 对其实施了除颤电击 。 8分钟后 , 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 将乘客抬至站台继续抢救 , 直到老人恢复生命体征后 , 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 因抢救及时 , 老人当日成功转醒后出院 。
据了解 , 目前 , 深圳地铁车站、场段共安装配置688台AED设备 , 已有8915名员工完成培训并持有初级救护员证 。 截至目前 , 在深圳地铁范围内通过心肺复苏、使用AED设备已成功救助乘客21名 。 由此可见 , AED已成为当代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一件医疗急救设施 , 也许大部分时间都无人问津 , 但危急时刻出现时 , 它就是那一颗“救命稻草” 。
"救命神器"AED相关政策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相关要求 , 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急救知识将纳入中小学考试鼓励、支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