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抢药囤药?用专业声音消弭焦虑

【社论】抢药囤药?用专业声音消弭焦虑
文章图片
蒙脱石散、诺氟沙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最近以来 , 不少药物轮番登上网络热搜 , 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 。 在线上和线下的很多药房 , 蒙脱石散成了“香饽饽” , 在短时间内被买完 , 处于脱销状态;日常一瓶进货价300多元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目前也被炒到了一千多元 。
对这一股抢药囤药之风 , 需要理性、冷静看待 。 其实专家早就提醒 , 针对这一波新冠感染 , 无论是西药、中药 , 都不存在特效药 , 更没有神药 。 适当备一些抗病毒药、退烧药 , 是可以的 , 但没必要连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这类止泻药也大量囤积 , 更何况诺氟沙星可阻碍骨骼的成长与发育 , 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 。
至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据专家解释 , 其一般用于严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等 , 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不是一回事 , 更不是新冠患者特异性治疗药物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多用于ICU病房 , 平时就比较紧缺 , 抢购可能导致有需要的患者用不上药 。
这些足以说明 , 过度囤药是不必要的 , 盲目服用更是存在风险 。 人们对于感染新冠的焦虑情绪可以理解 , 但也应当多些冷静 , 不要盲目囤药、用药 , 加剧社会的紧张情绪 。
前段时间布洛芬等药物的相对稀缺 , 给很多人留下了阴影 , 导致部分网友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 , “先抢一波再说” 。 但越是在这种时候 , 人们越要保持清醒 , 注重倾听专业意见 , 避免盲目、过度囤药 。 尤其要避免好心为家里老人购药 , 却用药不当 , 造成老人健康受损 , 反而降低这一脆弱人群抵御感染的能力 。
追溯这一波抢药的起因 , 往往是一些来源不明的朋友圈截图、聊天记录等 , 这些信源本身就很可疑 。 在新冠感染者快速增加之际 , 有些人心态敏感、听风成雨虽事出有因 , 但整体的社会理性应当保持科学精神 , 最起码对专业意见应保持重视和信赖 , 而不是被各路传言牵着走 。
【社论】抢药囤药?用专业声音消弭焦虑】与此同时 , 也要警惕不良商家的炒作、涨价 。 像2.5克一瓶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原价多在300到400多元 , 这两天一路涨到了一千多元 , 从以往的情况看 , 价格飞涨之际趁机渔利的商家并不罕见 。 网络传言一旦被利用 , 普通人容易被“割韭菜” , 最终赔了钱财又伤身 。 监管部门应当及时介入 , 严肃处理这背后是否存在恶意炒作、价格违法等行为 。
这一轮新冠感染是对公共卫生的挑战 , 同时也是对公共理性的考验 。 对普通人来说 , 适当备药、科学用药 , 不过度囤药 , 更不能乱吃药 。 对有关部门来说 , 也要加强科普宣传和用药指导 , 用专业的声音及时纾解公众情绪、消弭焦虑 。 坚持科学、理性 , 是我们尽快走出疫情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