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美 鱼米香 村民笑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英石美 鱼米香 村民笑】望埠镇同心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英石美鱼米香村民笑
英石美 鱼米香 村民笑
文章图片
同心村现今已有上千人从事英石相关产业 , 形成了规模庞大、运作成熟的特色产业链 。
走近望埠镇同心村石脚下 , 远远就能听到潺潺流水的声音 , 及近处 , 只见十几口泉水鱼“瘦身池”沿山边而建 , 池内鱼儿来回游弋 , 运动“瘦身” , 这是同心村一特色产业——“瘦身鱼”养殖 。
近年来 , 望埠镇同心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努力挖掘现有资源 , 大力推进英石、瘦身鱼养殖以及丝苗米三大特色产业发展 , 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
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同心村的英石开采事业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 得益于英山丰富的矿产资源 , 该村群众就地取材 , 点石成金 , 把漫山遍野的英石变为艺术珍品 , 销往全国各地 , 甚至国外 。 英石作为望埠镇同心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 促进望埠当地经济的发展 , 更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 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 不少人还通过开发英石走上了致富之路 。
“我们全村有70%的主要劳动力都从事英石行业 , 辖区范围内卖英石的石档就有70多家 , 现今已有上千人从事英石相关产业 , 形成了规模庞大、运作成熟的特色产业链 。 ”同心村党委书记赖奕和表示 , 同心村党委极力发掘英石这一特色产业并灵活运用于党建实践中 , 结合英石园及石头酒店人才驿站设置英石党小组 , 将从事英石产业的党员凝聚起来 。 通过设置英石党小组 , 在珠三角地区从事英石产业的党员与党组织交流更加频繁 , 联系更加紧密 , 大家以抱团的方式做大做强英石产业 , 实现了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
除了英石产业 , 同心村还凭借优质的自然条件 , 大力发展“瘦身鱼”养殖项目 。 “我们依靠金门隧道水源 , 把鱼放到农户的鱼塘中去养 , 等鱼养肥养大后再回收到‘瘦身鱼池’里 , 饥饿处理数月 , 实现体重迅速下降 , 这些‘瘦身鱼’具有体色光鲜、体质强健、无泥味 , 少脂肪、口感好、质量佳等特点 。 ”赖奕和说 , 目前 , 同心村的“瘦身鱼”已在英城街道、望埠镇、东华镇、英红镇等地有10余家合作商 , 月均销售各类成品鱼1.6万多斤 。
“瘦身鱼”品牌打造初见成效 , 同心村党委顺势而为 , 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 为瘦身鱼养殖户提供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 如今 , 养殖“瘦身鱼”不仅成为带动同心村村民发展的“香饽饽” , 看到商机后 , 同心村附近村的不少村民也纷纷开始养殖鱼苗 。
耕地整治助推丝苗米种植
曾经的同心村土地细碎且分散 , 既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 也不利于田间管理 , 不少村中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 土地逐渐丢荒 。 “一户人5—7块地 , 渠道也不通 , 村民经常因为耕作产生矛盾 , 不利于团结 。 ”赖奕和说道 。
近年来 ,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 , 同心村大力推动耕地整合治理 , 实行以村经济合作社为建设主体 , 以财政奖补为引导 , 以耕地整合治理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土地流转与保护制度 , 全面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 。
这项改革措施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 积极筹工筹劳参与建设 。 修建机耕路、连通排灌水渠、土地成块成规模……一项项的转变让村民看到发展的希望 , 不少人选择回乡种植农作物 。
2022年以来 , 同心村主动瞄准清远市发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契机 , 全力融入望埠镇打造“望埠老农丝苗米”产业中心的规划 , 积极推进稻香老农丝苗米“一村一品”项目 ,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增收模式 , 带动丝苗米种植 。 2022年 , 同心村丝苗米种植面积高达606亩 , 产量超过49万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