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一线彰显妇幼医护力量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连日来 , 根据上级部署 , 市妇幼保健院闻令而动、快速响应 , 第一时间调集医疗资源开辟新冠救治病区 , 医护人员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良作风 , 克服困难、连续作战 ,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救治一线彰显妇幼医护力量
文章图片
市妇幼保健院在住院部开设新冠救治病区
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
“血氧饱和度85% , 高热、咳嗽、胸闷、乏力 , 患者已经处于病危状态 。 ”市妇幼保健院甲乳外科主治医师熊鹏飞 , 至今还记得2022年12月29日刚刚收治一位74岁婆婆时的情景 。
当时 , 老人感染新冠 , 并伴有高血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肝脏占位性病变等基础疾病 , 同时有胃部恶性肿瘤个人史 , 做过2次手术 , 半个月之前还进行了第4次化疗 。 熊鹏飞与内科主任陈娟、市中心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何晶等及时制定救治方案 , 第一时间对老人进行心电监护、面罩给氧 , 随后开展抗炎抗病毒、氧疗、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 ,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 通过不懈努力 , 老人的病情逐步稳定 , 三天后 , 老人各项身体指标明显好转;第六天 , 经过肺部检查 , 老人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达到100% , 精神状态良好 。
在新冠救治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 一个个患者或转危为安 , 或病情由重转轻 , 或顺利康复出院 , 在市妇幼保健院得到了有效救治 。
“作为一家妇幼保健机构 , 在综合性救治方面 , 我们能力有限 , 因此我们还需要将一些危重病人及时进行转诊 。 ”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 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市妇幼保健院还及时与市中心医院协调 , 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 , 一旦出现本院无法处理的危急状况 , 可以以最快速度将危重病人及时送往市中心医院抢救室进行救治 。 医院不断完善救治流程和应急预案 , 全力保障每一位新冠患者的救治需求 。
带病守岗彰显责任担当
救治一线彰显妇幼医护力量】“27号病床的药快打完了 , 请过来看一下!”
“好的 , 马上过来!”
……
在内一科病区 , 这样的呼喊声对于甲乳外科护士长王江燕来说 , 已经习以为常 。 来到新冠救治病区后 , 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 , 每时每刻都在不停旋转 。
“很多时候即便到了休息时间 , 也没办法休息 。 因为一旦你休息 , 事情就做不完 。 ”新冠救治病区建立的第一天晚上 , 王江燕就忙到了凌晨1点 , 短暂休息后第二天继续上班 。 内一科26张病床处于满员状态 , 护理任务繁重 , 这些天 , 她克服感染新冠后身体的不适 , 每天都是提前1个小时到工作岗位 , 中午不休 , 下午5点半过了交接时间 , 还要持续忙碌好一阵子 。
除了新冠救治病区的护理工作 , 王江燕还要兼顾甲乳外科乳腺癌病人的PICC置管工作 。 置管工作技术要求高 , 一直由她主要负责 , 一接到电话 , 她就要立即前往 。 “看今天的情况 , 可能又要忙到晚上7点了 。 ”王江燕说 , 这已经是常态 , 家里还有一个幼小的孩子 , 只能交给爱人照料 , 即便他有怨言也没有办法 。
在病区入口处的治疗室 , 护士严娟时不时咳嗽 , 依然拿着注射器忙着配药 。 感染新冠后 , 她还没有康复 , 但工作却还在继续 。 工作台上摆满药瓶 , 每名患者需要注射的药量一天少的6瓶 , 多的8到9瓶 , 整个病区合计起来有近200瓶 。 不停重复的动作、来回奔忙的脚步 , 伴着咳嗽声 , 是这个冬天属于她的“交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