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双包双联协同作战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救治能力
长清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长清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文章图片
长清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文章图片
为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救治能力 , 长清区统筹整合全区医疗资源 , 巩固加强区级、街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 , 大力提升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 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 科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强化医疗资源保障
加强帮联机制建设 , 实现医疗救治三级联动 。 长清区建立由区级医院帮联街镇卫生院、街镇卫生院帮联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帮联村户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 逐级提供技术帮扶与支持 , 组建覆盖辖区内所有农村地区的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城乡联动工作组 , 建立起帮扶组织架构 , 明晰人员责任 , 提升镇村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能力 。 各联动工作组间上下联动、双向帮联 , 整合组内医疗资源 , 组内成员在人员、技术、药品等各方面实现共享 , 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
突出基层网底作用 , 夯实三级日常医疗服务体系 。 村卫生室对居家观察和治疗的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检测、中医辨证、指导抗原检测和对症用药治疗等服务 。 街镇卫生院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 , 对辖区内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等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监测 , 摸清底数 , 根据健康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 区级医院主要负责收治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 , 以及基础疾病超出街镇卫生院、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病例 。
长清构建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强化医疗资源保障 ,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 区级医院在已有发热门诊的基础上 , 增建大型发热门诊 , 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 , 进一步强化医疗资源配置 。 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门诊(哨点诊室)、诊室、留观床等设施进行扩容增建 , 提高接诊处置能力 。 街镇卫生院进一步强化设备配置、药品储备 ,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 此外 , 在全区范围内统筹调配医护力量 , 在原有医护力量基础上 , 新招聘230名医护人员补充到各医疗机构 , 做好医护人员储备 , 并且重点做好重症医学专业相关医护人员的准备 。
设置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保持双向转诊通道畅通
加强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 科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 村卫生室负责对居家治疗患者提供必要医疗服务 , 印发明白纸公布家庭医生团队信息 。 街镇卫生院落实基层首诊和居家治疗 , 设置24小时开放发热门诊(哨点诊室) , 加强对高风险重点人群的识别、处置和分类分级 。
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根据感染者病情进行分类收治 , 普通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至亚定点医院治疗 , 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等病例转至区级定点医院治疗 。 区级医院在落实重症救治的同时 , 保持与市级医院的双向转诊通道畅通 , 对无法满足患者救治需要 , 需转诊至市级医院病例协助联系转诊 。
目前 , 长清区区级、街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 街镇卫生院发热门诊、人员、设备、药品等配置更加完善 , 医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 , 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新冠疫情医疗救治整体能力 。 此外 , 通过统筹全区医疗资源 , 有效缓解了防控措施优化后的人员、药品短缺等问题 。 而诊疗流程的优化以及分级分类就诊转诊等措施的落实 , 使得区级医院医疗挤兑现状得以缓解 , 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得到保障 。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采访人员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