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设施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利器”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2022年我市农业发展有亮点——
大棚设施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利器”
大棚设施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利器”
文章图片
村民在大棚观察果蔬长势 。 陆威摄“去年下半年 , 农户种植大棚哈密瓜 , 亩平均利润至少达到1万元 。 ”日前 , 广西清草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书伟给2022年的大棚果蔬产业作出了满意的评价 。
姚书伟是银海区福成镇竹林村人 , 也是村里种植哈密瓜的大户 , 近年来 , 他每年种植的哈密瓜面积均超过100亩 。
为帮助更多村民加入从事大棚种植的行列 , 我市相关部门以奖补等多种形式 , 从资金、技术上对新增大棚农户进行扶持 , 带动了大批村民从事大棚果蔬产业 , 大棚设施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利器” 。
北海气候温暖 , 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节果蔬 , 并将果蔬北运 , 从而取得较好的价格 , 是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 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 , 我市广大农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北海实际的大棚果蔬路子 , 即“辣椒(青瓜、苦瓜)+西瓜+哈密瓜”的模式 。 这种模式可让农户在一年的时间里 , 每亩利润达到2万至3万元 。
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委水流崩村是全市大棚设施分布最为集中的村庄之一 。 广西泽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福成镇近年引进的农业企业 , 在宁海村周边拥有250亩大棚 , 上半年种植160亩辣椒、90亩毛节瓜 , 其中辣椒产量达到5000公斤/亩 。 2022年春节至当年4月 , 辣椒平均收购价格为6元/公斤 , 仅一造亩利润就达到1万元 。 使用大棚种植的“翠玲”西瓜 , 要比露天的西瓜早上市一个月 , “翠玲”西瓜在当时供不应求 , 给农户带来了较为可观的利润 。 据了解 , “翠玲”西瓜的亩产量约3000公斤 , 收购价达5.2元/公斤 。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 , 仅辣椒和西瓜这两项 , 2022年上半年当地大棚设施农户亩利润已超过2万元 。
银海区平阳镇东星村因地处偏僻、山地较多 , 造成增收困难 , 曾经是平阳镇唯一的贫困村 。 近年来 , 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 , 东星村尝试引入大棚设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部分村民在上级扶持下发展起大棚设施 , 不久便建起了楼房、买起了小汽车 。 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 , 全村仅几年时间 , 发展起来的大棚就超过600亩 , 成为平阳镇大棚分布最多的行政村 。 凭着大棚种植 , 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 , 2019年所有的脱贫户脱贫 。 现在 , 该村的大棚种植之路越走越宽敞 , 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 有力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
大棚设施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利器”】据了解 , 近年来 , 我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 以大棚果蔬为主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 为稳定我市“菜篮子”有效供给和秋冬“南菜北运”提供强有力支撑 。 目前 , 全市设施果蔬大棚面积突破3万亩 , 规模居全区之首 , 其中仅福成镇就达到2.2万亩 。 大棚果蔬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 在大棚建设、蔬菜种植、采收和初加工分类等方面 , 每年为农村提供5万多人的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