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观 |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注意力”、判断力都不可缺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牛眼观 |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注意力”、判断力都不可缺
文章图片
据多家媒体报道 , 近日一名网友一条提醒亲朋好友的朋友圈被人截图后广泛传播 , 让蒙脱石散一夜脱销 , 并登上新年第一天的热搜 。 已有多名医生提醒 , 不要随意服用截屏里所称的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等药物 。 最新消息是 , 该网友表示自己已经在当地派出所做了笔录 , 接受了批评教育 。
看到这样的现象 , 不由得让人十分吃惊 , 又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 在防疫的不同阶段 , 总有一些“小道消息”在网上流传 , 不管是朋友圈 , 还是其他社交平台上流传的文字、截图、片言只语 , 只要足够吸引眼球 , 甚至不需要来源、出处 , 只要看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 , 就立刻“病毒式”传播开来 。 而类似未经证实的消息 , 还竟然能引发不少人去抢购提到的相关用品 。 从蒙脱石散到纸尿裤的一夜之间“热”了 , 引发抢购或囤货的来源 , 都不是权威的声音 , 大多是一些真假难辨的消息 。
正因为疫情牵动人心 , 跟每个家庭密切相关 , 所以相关信息的“注意力”价值十分高 。 一看到网上风吹草动 , 网友免不了关注、搜索 , 再结合自己情况随之做出各种反应 。 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当下 , 我们不能纯粹指责网友不加判断地过度相信一些消息 。 要消除大家的盲目恐慌和不加辨别相信传言的行为 , 首先是相关部门、机构要利用好各种媒介加大科普声音的传播力 , 尤其是到达率 , 让科学权威的声音盖过假消息、假“科普” , 服务好大众 , 一起致力于不断提高公众的健康信息“判断力” 。 比如最近 , 中国疾控中心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表示 , 并没有证据提示XBB.1.5比其他毒株更容易导致严重的腹泻 。 相关专家也表示 , 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可以适当准备 , 没必要大量囤积 。
牛眼观 | 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注意力”、判断力都不可缺】当然另一方面 , 要消除网上经常出现的夸张甚至虚假的防疫信息影响 , 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健康信息素养 ,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 , 这也应该是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应有素养 。 举个例子 , 很多药有不同的针对人群 , 比如 , 不是任何人都可使用诺氟沙星 , 未成年人就禁止服用 。 而且药品是有保质期的 。 如果误信了一些消息 , 不光是盲目囤积 , 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 了解用药常识、避免误信误用 , 是每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观念和实际行动不可或缺的内容 , 值得重视起来 。
对于一些随意发声引发的公众问题 , 有的信息源可能还感到“委屈” 。 开头提到的那名网友表示 , 相关内容他只是发在朋友圈 , 并没有主动散布到微信群、微博等公众平台 , 朋友圈的所有内容都是他自己搜索所得 , 自己总结 。 确实朋友圈是“私域流量” , 但并非完全的私密 , 社交平台既然是对朋友开放的 , 那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 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不了解的防控知识、科普内容 , 如果随意发言、做出“论断” , 极可能误导别人 , 引发盲目和不必要的“注意力” 。 认识到这一点 , 也是个人健康信息素养的一部分 。
对疫情防控、合理用药 , 理性的心态应是既不要恐慌 , 也不要轻视 , 要有“注意力” , 也提高判断力 , 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 , 科学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评论员薛蓓
编辑: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