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托底 寻甸养牛户更敢养了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保险托底 寻甸养牛户更敢养了
文章图片
山朝跃对今年扩大养殖规模信心满满 。
家住寻甸县倘甸镇碑庄村的山朝跃今年家里养了3头牛 , 比去年多了一头;海子村的杨成军也增加了养殖牛的数量;计施宽村的杨顺祥家更是将养殖规模从2头扩展到了16头 , 成了寻甸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肉牛养殖专业村创建的示范户 , 准备大干一场 。
而他们只是倘甸镇3个村村民的缩影 , 据倘甸兽医站朱帆掌握的情况 , 今年该镇很多村民都扩大了肉牛养殖的规模 。
一头牛价值上万元 , 死一头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是不小的损失 , 扩大养殖规模也意味着养殖资金投入的增多和养殖风险的加大 。 倘甸镇的村民到底有何底气 , 纷纷扩大了养殖规模?
山朝跃、杨成军、杨顺祥无一例外 , 去年家里都死了一头牛 , 山朝跃和杨成军家的死于难产 , 杨顺祥家的死于青草中毒 。 同样的 , 他们去年都购买了肉牛收入保险 , 并都获得了15000元的理赔款 。 用他们的话说是“给牛买了保险 , 有了保障 , 即使死了也可以减少我们的损失 。 没有了后顾之忧 , 自然愿意扩大规模 , 搏一把 。 ”
花90元获赔15000元
“赶快家里坐 , 去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 我家牛死了后 , 打了电话几天后就收到赔款 。 今年的保险啥时候能买啊?”54岁的山朝跃听说是人保财险寻甸支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家里了 , 热情地迎进了家 , 一落座便问了起来 。
保险托底 寻甸养牛户更敢养了】山朝跃家就他和妻子在家务农 , 孩子们都到城里打工 。 山朝跃会开车 , 家里有一辆小汽车和一辆货车 , 他说这都是养牛和种洋芋挣来的 , 一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
“现在不用负担孩子了 , 我们老两口一年的收入过好自己的日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 今年我还想买两头小牛来养 , 有保险养起来就更放心了 。 ”山朝跃说 , 养牛最怕的一是割着了有农药的草 , 牛吃了中毒 , 二是生小牛难产 。 “去年 , 我家养了两头牛 , 人保财险的工作人员来我家宣传肉牛保险 , 我就买了 , 一头90元 , 两头花了180元 , 没想到真用上了 。 我家那头母牛生小牛难产死了 , 赔了15000元 , 虽然自己还是亏了1万多元 , 但是至少本还在 。 真的要感谢国家对我们农民的扶持政策 。 ”
山朝跃说 , 他们村去年也有养牛户没买保险 。 “有些村民不相信 , 觉得保险公司怎么可能赔 , 看我收到赔付款 , 今年就都来问了 , 让我买的时候通知他们 。 ”
养殖户杨成军一直有买保险的习惯 , 不但买了肉牛保险还买了其他保险 。 他去年买的肉牛保险刚买一个月就出险了 , 获赔15000元 , 现在回想起来他还心有余悸 。
杨顺祥和妻子陈娅今年都只有28岁 , 以前在上海打工 , 去年开始回家创业 。 “因为疫情 , 外面工作也不好找 , 这些年我们存了点钱 , 就想回来做点什么 , 也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 。 ”
杨顺祥去年回家正好碰上寻甸推广“一县一业”肉牛养殖 , 对于扩建牛舍有补贴 , 便申请扩大了圈舍 。 他把以前的老房子改成了牛舍 , 将养殖规模从2头扩大到了16头 。
“去年2头牛都买了保险 , 死了一头 , 赔了15000元 。 今年16头还没开始买保险 , 我心里有点慌 , 希望能尽快像去年一样购买肉牛保险 。 ”
事实上 , 肉牛产业不仅仅是倘甸镇的支柱产业 , 也是寻甸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 大部分村民都以养牛为生 , 一家人养上五六头牛一年就有五六万元的收入 。 而肉牛保险无疑为这个产业增设了一道亏损的防火墙 , 让村民更有意愿和信心扩大养殖规模 , 振兴肉牛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