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文章图片
头顶上方挂着成排的香肠、鳗鲞、腊肉、腊鸭……当采访人员看到这一派红火的景象 , 这才放下心 , 号称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文章图片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去年下半年 , 随着东江阴街旧改的推进 , 有媒体报道了东江阴街菜场即将拆迁的消息 , 一时间 , 不少市民都在提前“告别”这家菜场 。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文章图片
1月6日 , 当采访人员再次来到菜场采访时 , 一位卖海鲜的摊主希望借新闻晨报纠正一下 , 拆迁的消息有误 , 东江阴街菜场至少近两年都不会拆的 , “当时新闻出了 , 很多人来问我菜场是不是要拆了 , 其实不是的 。 ”还有另外一位卖肉的摊主同样表示 , 菜场不会拆的 , 目前一切正常 。
临近年关 , 东江阴街菜场年味儿十足 , 还有曾经住在这附近 , 但已经搬迁的市民专程赶回来 , 找到自己熟悉的摊位和摊主 , 延续那份记忆中的味道……
从奉贤特意赶来买鳗鲞:“每年都来买 , 年年有‘鱼’嘛”
曾经住在董家渡路 , 后来搬迁到奉贤的周阿姨今天一大早特意坐地铁赶来东江阴街菜场 , 为的就是订购一条过年吃的鳗鲞 , “这是老菜场 , 我们都认识他(摊主) , 每年都来这里买的 , 这是上海人的年货 , 年年有‘鱼’嘛 。 ”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文章图片
顾客周阿姨正在挑鱼
周阿姨说的摊主就是正在清理鱼的李师傅 , 他和妻子在东江阴街菜场共同经营着一个海鲜摊位 , 每年冬至后 , 便开始制作、售卖鱼鲞 。 “以前在董家渡路菜场 , 后来搬到这里来 , 好多年了 , 我18岁就到上海了 。 ”李师傅告诉采访人员 , 每逢年前都有老顾客来订购鳗鲞 , 因为风干需要时间 , 所以都要提前一两周 。
比如周阿姨今天买的这条鱼 , 在处理、腌制后 , 要风干一周的时间才能来取 。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文章图片
虽然李师傅说得轻松 , 但据采访人员观察 , 鳗鲞的制作还是相当考究的——
要先把鱼刷洗干净 , 去除表面的粘液 , 擦去水分;切鱼时由尾部起沿着脊骨一直切到头部 , 然后清理内脏、鳃片 , 脊骨内侧的凝血等;处理好之后才开始腌制 , 喷洒白酒除腥 , 再抹上粗粒盐和精盐;最后用竹片撑开鱼身 , 悬挂起来 , 接下来的就交给风和时间……李师傅告诉采访人员 , 可以整条订购 , 也可以买切好块的 , 现在这种正宗青鳗干要卖上80元一斤 。
没搬迁!上海“最有年味”的东江阴街菜场还在!爷叔阿姨说,过年一定要有这些菜 | 晨吃客·宝藏菜场④
文章图片
李师傅在清理鱼内脏
买回家的鳗鲞怎么吃?周阿姨分享:“很简单的 , 洗干净清蒸就好 , 放点料酒、生姜 , 吃不完的冰箱冷冻保存 。 ”
李师傅说 , 风干的食物都需要时间 , 订购这类年货的可要抓紧了 。
爷叔带着采访人员找塌菜:必备年菜塌菜炒冬笋 , 寓意“塔塔铺”
听着采访人员跟摊主的采访 , 一位来买菜的上海爷叔也加入了对话——
“上海年味嘛鳗鲞、大目鱼、酱油肉、还有塌菜……”
“塌菜是?”听到这个提问 , 爷叔干脆带着采访人员去蔬菜摊位找了起来 , “这就是塌菜” , 爷叔指着塌菜说 , 过年要吃塌菜炒冬笋 , 寓意“塔塔铺” , 可以理解为好得扑出来了 , 象征着满足、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