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打不打疫苗 , 打mRNA疫苗还是灭活疫苗 , 都是个人的自由 , 最基本的底线应该是:我们不能攻讦 , 乃至阻碍他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张明扬
这两天 , 张文宏写于2022年3月的一篇文章被翻了出来 , 在社交媒体上热传 。
他当时谈到的一些抗疫策略 , 在大半年后回看仍熠熠生辉 , 令人唏嘘 。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图/网络
置于此时此境 , 最触及人心的自然是其中谈到的两个策略:可以广泛供给的口服药物、充足医疗资源的准备 。
这不用过多解释 。 辉瑞P药(Paxlovid)的一药难求、各地医院的人满为患 , 都是进行时 , 触目伤怀不忍直观 。
不过 , 张文宏当时谈到的第一点其实是疫苗: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针接种 , 以及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 。
01
12月初开放以来 , 舆论谈论最多的先是缺退烧药 , 继而是缺P药 。
可以说 , 这两种药解决的都是燃眉之急 , 前者有关所有人如何缓解新冠发烧的症状 , 后者则直接有关救命 。
目前来看 , 布洛芬等退烧药正在全力生产 , 市场供应已初步恢复平衡 , 近期已不太听说退烧药匮乏的舆情 。
P药虽还处于谣言与匮乏的双重困境中 , 但最新的消息是 , P药近期已先行进入上海和北京的社区医院 , 还可以走医保 。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图/网络
P药之事可能还会在各种阻力中有些反复 , 但大方向目前来看还是可以寄予一些正面预期的 , 尽管 , 显然是来晚了 。
这两天我也看到有人乐观地说 , 尽管付出了重大代价 , 但退烧药和特效药陆续到位中 , 大部分人也“阳康”了 , 恢复正常生活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
这话说得很提气 。 曙光或许就在前方 , 但真的天下大吉了么?
燃眉之急既已在缓解中 , 那么 , 我们可以谈点更中长期点的话题了:疫苗 。
也就是张文宏所说的 , 更好的疫苗与疫苗接种策略 。
何谓“更好的”?
02
近两年来 , 新冠疫苗是一个聚集了过多争执与攻讦的话题 , 回想起来有步步惊心之感 。 相对而言 , “疫苗接种策略”可能争议性略小 。
可能是出于某种“策略性”考虑 , 张文宏这话有些模糊 , 真实意思应该指向的是:“混打”疫苗 。
“混打”疫苗并不是张文宏首倡的 , 早在2021年12月 , 世界卫生组织(WTO)就发布了新冠疫苗“混打”接种临时指南 。 指南的主旨是 , 支持“混打” 。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图/网络
在国内 , “混打”疫苗更官方的说法是“序贯接种” , 对此 , 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都表达过支持态度 。
置于中国的现实语境之下 , 所谓“混打”:就是国内占绝对优势的灭活疫苗 , 混合国际上更主流的mRNA疫苗 。
12月底 ,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也在公开演讲中建议:“不管是以前打了两针还是三针的人 , 都可以开始打第四针了 。 第四针一定要变换疫苗 , 不能再用灭活疫苗了 。 ”
第一波冲击感染数亿人,下一针必须换疫苗了
文章图片
▲曾光《这波疫情风暴的成因和对策》主题演讲(图/网络)
在中国当下的舆情中 , “混打”说的好处是 , 可以模糊化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的“优越性之争”:无论你觉得国产的灭活疫苗更好 , 还是进口的mRNA疫苗更好 , 都可以各自保留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