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研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下降有何影响?

失眠|研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下降有何影响?

文章图片

失眠|研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下降有何影响?

疫情期间 , 每天进出大型公共场所都要测量体温 , 但是人们却很少意识到 , 每次测量结果都是36℃多 , 甚至有些人还不足36℃ ,
2020年 , 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 , 自19世纪以来 , 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 , 不到200年时间下降了0.4℃ , 从37℃降到36.6℃ , 体温平均每 10 年下降 0.03 摄氏度 。

体温的下降对我们人类而言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据专家研究结果:体温每降低1℃ , 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 , 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 。
实际上 , 我们的免疫力分为两部分:

  • 固有免疫:就是我们自身天然具有的广谱免疫力 。
  • 获得性免疫:通过打疫苗或者曾经感染某种病原体后所产生的特异性的免疫力 。

但不管是哪种免疫 , 它们确实都会受到温度影响 。我们都知道 , 免疫力好不好 , 关键是看免疫细胞给不给力 。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免疫细胞 , 平时是处在静止状态下的 , 激活它们的条件之一就是相对较高的温度 。 这就是为什么 , 人一旦生病就可能发烧 , 这是免疫细胞正在和入侵者战斗 。 当入侵者被彻底清除后 , 免疫细胞结束工作 , 体温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下来 。
测量体温总是只有34℃、35℃ , 是不是代表免疫力不行了?
据有关人员推测 , 导致人体温下降的原因大致有几点:

1.运动量的减少 , 降低了身体代谢频率 。 基础代谢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 , 是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 , 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 , 较少的肌肉 , 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础代谢 。2.人生生存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 , 减少了人体被细菌病毒感染的几率 。 只有细菌病毒侵入后 , 人的机体功能才会启动升温系统抗杀病毒和细菌 。
【失眠|研究发现“37℃不再是人体标准体温”,体温下降有何影响?】3.空调的使用导致人经常生活在恒温环境 , 使得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 。 人们长期在空调屋工作和生活 ,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机会 , 久而久之 ,体温调节中枢将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 , 从而导致体温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