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这种异常大便,不是结肠癌,却比结肠癌麻烦

如果出现这种异常大便,不是结肠癌,却比结肠癌麻烦
一名28岁的小伙子捂着肚子来到了医院 , 明明是冬天 , 却疼得满脸冒汗 , 门诊医生赶紧让他去病床上躺着 , 一开始 , 他医生以为是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 , 但在触摸小伙子的腹部时 , 却摸到了明显的包块!


医生立马感觉到了情况不太秒 , 但想想患者还不到三十岁 , 也没往癌症方面想 , 而是安排患者立马去拍个腹部CT , CT结果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 , 胆囊壁增厚不均匀 , 腔内有位置及形态固定的肿物 , 考虑肿瘤的可能性很大 。

经过了解 , 医生知道了小伙子过往患有乙肝 , 且从未进行治疗 , 直到上个月 , 小伙子感觉浑身乏力 , 吃饭没有胃口 , 上腹部出现持续性顿痛 , 大便不成型 , 白陶土色 , 他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 连忙来到医院做检查 。


当癌症来临时 , 很少会有典型的特征 , 只有当癌症发展到了中晚期时 , 癌肿开始向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 , 才会慢慢出现相应的症状 。


而排便作为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 , 很少会有人去特别关注 , 但实际上 , 大便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


一、正常的大便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大便 , 想必也知道 , 通常大便是呈现黄褐色的呈长条状的软便 。


正常的大便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状:软硬适中、成形 , 长条状或圆柱状的软便 。 如果大便过稀 , 可能是患有急、慢性肠炎;如果大便过于干燥 , 可能是患有便秘、胃肠功能蠕动差 。


2、颜色:黄褐色、金黄色等 , 受饮食影响较大 , 比如 , 由于人在吃下含有天然红色素的红心火龙果后 , 未被吸收的红色素便会混在大便、小便内排泄出体外 , 导致大便发红 。 再比如 , 吃了黑色食物或者铁剂则有可能引起黑便 。


如果排除饮食因素的影响 , 频繁出现黑便或红色大便 , 最好做一下便常规加潜血 , 明确是否为消化道的出血 , 排除大肠癌、小肠癌的可能性 。


3、气味:大便的成分包括水、未消化的食物纤维 , 肠道脱落的细胞和细菌、脂肪、消化液残留等 ,


而大便之所以会发臭 , 通常是蛋白质在体内被肠道细菌分解 , 产生吲哚、硫化氢、粪臭素等物质 , 因此会散发出臭味 。


4、排便规律: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 , 量大概在100-300克左右 , 进食的种类、进食的多少以及自身消化功能的不同都会影响大便的量 。
但是如果排便习惯突然改变 , 由便秘变成腹泻 , 最好做一下相关的检查 。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出现了大便的气味、性状、颜色、排便规律的异常变化 ,

比如大便不成形 , 有黑便、黏液、脓血等 , 需要考虑肠道功能病变和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 , 需要及时到医院肛肠科进行常规加潜血、肠镜、血常规等检查 , 查明原因 。


二、大便出现白陶土样改变 , 是结肠癌吗?


大便出现白陶土样改变 , 并不一定是结肠癌 , 但一定要引起警惕 。


正常人群的胆汁排泌到肠道 , 会使大便呈现出黄色或者是黄褐色 ,


而如果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阻塞 , 就会导致大便呈陶土样 , 即灰白色 。


陶土样大便 , 可能是由于胆结石、胆道肿瘤、胰头癌、十二指肠壶腹癌等引起的胆道梗阻陶土样大便 。


比如胰腺癌 , 当癌肿堵塞胆道 , 导致胆管堵塞胆汁无法排泄 , 就会导致大便发生陶土样的改变 。 如果同时还伴有厌食、消化不良 , 上腹不适或疼痛 , 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 , 一定要警惕胰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