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药,可能一开始你就用错了!通过4个错误实例,学会合理用药

在降血脂 , 预防心血管疾病领域 , 他汀类药物是很多朋友都在长期服用的一种药物 , 这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脂 , 还能起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 目前仍然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 , 高血脂控制的首选药物和基础药物 。
他汀药,可能一开始你就用错了!通过4个错误实例,学会合理用药
文章图片
越是应用广泛的药物 , 出现这样那样的用药错误的几率就越大 。 在现实生活中 , 因为用错他汀 , 不但没有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 甚至是带来了身体健康危害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 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 , 就带大家走近4个错误用药的实例 , 为大家介绍下他汀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和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 。
实例1:不该用药乱吃药
患者小王是一个大胖子 , 体检发现血压高 , 血脂也高 , 而各项血脂指标中 , 主要升高的是甘油三酯 , 测量值达到了4.6mmol/L , 但其他血脂指标 , 底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 都在正常范围内 。 没有经过医生指导 , 认为自己得了“高血脂”的小王 , 自行购买了20mg规格的阿托伐他汀服用 , 服用一个月后复查血脂 ,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了不少 , 但甘油三酯水平却仍然在4.2mmol/L , 还是超过正常值1.8以下的水平不少 。
他汀药,可能一开始你就用错了!通过4个错误实例,学会合理用药
文章图片
这种情况 , 就属于乱用药物的行为 。 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竞争性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 , 从而达到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 , 降低血脂的作用 。 对于各项血脂指标 , 它主要降低的是总胆固醇和底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而对于甘油三酯的调节效果 , 通常是比较微弱的 。 因此 , 小王吃了1个月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 , 甘油三酯也没降下来 , 其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获益 。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 很多朋友发现了有了某些身体指标的异常时 , 总是先想着吃什么药把它降下来 , 却从不考虑除了吃药之外 , 我还能做什么?小王这种情况 , 年纪轻 , 心血管疾病风险属于中低危 , 血脂指标只是甘油三酯中度升高 , 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 饮食控脂控糖 , 加强运动锻炼 , 积极控制体重 , 限制饮酒 ,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 甘油三酯通过生活调理就可以降下来 , 完全不必吃药 。
实例2:坚持吃药不复查血脂
老赵是一个心血管疾病患者 , 几年前突发过心梗 , 经过紧急救治支架介入术血运已经恢复 , 但由于血脂偏高 , 需要长期服用他汀来控制血脂水平 。 因此 , 他几年来每天都坚持吃他汀 , 却从不复查自己的血脂水平 , 问他血脂控制得怎么样?当然也是一问三不知 。 忽然有一天再次突发胸痛 , 再次入院 , 才发现这次又出现了心血管另一部位的狭窄 。 检查血脂发现 , 虽然吃着他汀 , 但老赵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然在3.5mmol/L左右 , 离心血管疾病患者所需控制的1.8的目标值还差的很远 。
他汀药,可能一开始你就用错了!通过4个错误实例,学会合理用药
文章图片
这样的例子真实让人痛惜 , 如果能够在吃他汀的早期就复查血脂 , 发现血脂控制不达标的情况 , 就能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更严格的控制血脂到达标水平 , 虽然说不是一定能够保证不会发生这次的再狭窄 , 但严格控制血脂 , 心血管事件二次发生的风险的确会大大降低 。
实例3:选择高剂量吃出肝损伤
老秦也是一个高血脂患者 , 结合他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情况(属于高危风险) , 医生建议他服用他汀加强血脂的控制 , 尽量保证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2.6mmol/L以下 。 老秦吃的是阿托伐他汀 , 医生建议他每天吃10mg , 但老秦听说40mg剂量的降脂作用更强 , 本着“多多益善”的想法 , 老秦一直坚持吃这个剂量 , 结果吃了几个月后 , 出现了食欲不振 , 面色萎黄 , 乏力等症状 , 去医院检查 , 发现转氨酶升高超出正常值已经十几倍 , 而且已经出现了难以逆转的药物性肝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