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生命关口” 护航“呼吸通道”

本文转自:上饶日报
守好“生命关口”护航“呼吸通道”
——记上饶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守好“生命关口” 护航“呼吸通道”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黄珠慧子文/图
科室简介:上饶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我省第一批通过国家规范化学科建设的单位 , 上饶市重点专科 , 是江西省呼吸介入科、呼吸科省市共建单位 。 科室目前开展的技术有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黏膜活检术、超声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 以及介入治疗技术高频电刀术切除气道内新生物、氩等离子体凝固术、CO2冷冻、气道内支架置入、球囊导管扩张技术等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全肺灌洗术、床旁血滤技术、重症呼吸机的规范化使用均处于我市领头地位 , 肺癌微波消融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
“一呼一吸过一生” , 呼吸是延续生命的重要“关口” 。 每年冬季 , 是上饶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最忙碌的时候 , 而随着近期奥密克戎病毒的迅速传播 , 让该科的医护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上迎来巨大考验 , 然而 , 无论当下何种境遇 , 他们从未有过退缩 , 身着防护服 , 用平凡之躯守好群众“生命关口” 。
身着白衣
扛起生命之责
“今天晚上需要2名医生值班 。 ”“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 今天晚班交给我吧!”“我没问题 , 随时待命 。 ”……科室群从2022年12月底来 ,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能看见 。 “近期医院的阳性患者急剧上升 , 科室在医院的协助下 , 第一时间整合资源和力量 , 将原本的1个普通病区和1个ICU病区扩张为3个普通病区和2个ICU病区 , 床位也增至160张 。 ”该科副主任秦鸿告诉采访人员:“病区已经住满了人 , 而且许多患者症状比较重 。 为竭尽全力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 近期科室全员取消假期坚守岗位 , 不分上班还是下班 , 只要人手不够 , 大家都会主动顶上 。 ”
作为其中一病区的负责人 , 秦鸿以院为家 , 日夜坚守在“战场” 。 2022年12月22日 , 感染病毒的他在退烧后的第一时间 , 便返回岗位 , 参与科室管理、会诊、手术操作等 , 每一天都排的满满当当 。 “那么多的患者需要我们 , 我们不能退缩 。 ”秦鸿说 , 高强度的工作让每位医护人员身心俱疲 , 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 , 始终没有一声抱怨 。 “这些天我们相互鼓励、坚持 , 穿上这身白大褂 , 就是扛起了守护生命的责任 。 ”
精准诊断
攻克疑难杂症
1月6日早上9点 , 监护仪突兀的报警声打破了暂时的宁静 , 危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了 , 医护人员立即冲进病房 , “抢救战”一触即发 , 直到患者的各项指标总算稳定下来 , 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 这样的抢救对科室的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
近日 , 一名老年女性患者紧急送入该科 , 生命危在旦夕 。 “患者出现发绀、呼吸窘迫等明显的呼吸衰竭症状 , 进行面罩输氧 。 ”“5L/min氧流量 , 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90 。 ”……经进一步诊断及结合胸部CT , 考虑患者为重症病毒性肺炎、新冠病毒感染 , 肺部状况不容乐观 。 科室主任孟庆伟即刻与主治医师张鸿博一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 在先后面罩输氧及高流量氧疗支持下予以抗病毒、抗炎、提升免疫力、抗凝及对症治疗等 。 最终 , 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 , 患者逐渐康复并脱离氧疗 , 并进行下一步肺康复治疗 。 目前 , 患者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情况较前明显好转 , 生活恢复正常 , 可康复出院 。
73岁患者韦大爷因肺炎出现白肺导致呼吸衰竭转入了ICU , 氧合指数很低 , 该科第一时间组织抢救 , 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吸痰、药物推注……经过系列治疗 , 目前病情稳定 , 患者已拔管转入普通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