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思南邵家桥镇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章图片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章图片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章图片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章图片
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章图片
2022年以来 , 思南县邵家桥镇在深入开展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改革试点工作中 , 认真理清闲置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情况 , 积极探索农村闲置耕地、山塘、学校等资源资产的盘活利用 , 注重多重盘活方式结合 , 有效激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 , 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
强化党建引领闲置资源资产“盘得实”
随着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多 , 农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闲置山塘、耕地 , 如何将这些闲置资源资产最大限度利用好?邵家桥镇以基层党建为引领 , 破题开局 。
“村里干部工作做得很扎实 , 随时都在宣传政策 , 要是我们白天做农活没时间 , 他们就晚上来家里讲 。 村里还怕我们不明白 , 还录了广播放 , 现在我们都很支持 , 村里面开群众会都积极参与 。 ”官坡村村民赵大叔说 。 “一开始有少数群众不理解 , 不支持把村里面山塘改造成鱼塘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 , 觉得我们新上任的村委班子太年轻 , 没有经验 , 有的甚至捣乱 , 我们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带头入户宣传政策、带头争取资金、带头学习经验、带头改造鱼塘、带头做亲戚思想工作 , 赢得了群众支持 。 ”官坡村支书赵朝松深有体会地说道 。
在邵家桥镇官坡村 , 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生态鱼塘边不时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由于村级换届人员变动和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 , 前期利用良田开发的30亩鱼塘干涸 , 导致种粮不出“米” , 养鱼存不住水 。 新一届班子上任后积极思考、主动作为 , 向老班子学习请教 , 动员一切资源 , 通过党建联建争取贵州农村商业银行100万项目资金支持 。 利用资金将鱼塘进行清草、清淤、修路、修建管理用房、改善储水条件等 , 购买10万元鱼苗 , 进行全生态喂养 , 有效将鱼塘“盘活”起来 。 采取在鱼塘设置垂钓点 , 每人80元钓4小时 , 最可带走8斤鱼的模式 , 成功吸引大批钓鱼爱好者的光顾 , 同时鱼塘中的生态鱼以15元每斤进行售卖 , 加上钓鱼收入 , 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10万元收入 。
走好四个步骤闲置资源资产“盘得稳”
为了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工作有序推进 , 邵家桥镇制定盘活专项工作方案 , 成立由书记、镇长任组长 , 相关班子成员及站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 建立由镇自然资源所、村管所、农业服务中心及村干部为排查人员的专项工作小组 , 对农村闲置资源资产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 , 全面调查掌握各村(社区)资产基本情况 , 建立工作管理台账 。 同时 , 为确保集体性质的资源资产无争议 , 组织镇自然资源所、村管所、农业服务中心、供电所、学区办等相关单位和各村(社区)对集体资源资产权属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确认 , 理清资产的权属问题 。 此外 , 召开专题党委会和村级研判会 , 专题研究全镇范围内可盘活利用的农村闲置资源资产 , 对全镇闲置资源资产逐一分析盘活存在的问题 , 并研究盘活措施 。 全镇可盘活利用的闲置资源资产共计20处 , 估算市场价值可达1500余万元 。 邵家桥镇按照摸清底数、理清权属、找准问题、明确措施等 , 据实掌握“一本账” , 用心规划“一条线” , 精准列出“一个表” , 科学绘制“一张图” , 确保资源不流失 , 资产不荒废 , 切实管好资源 , 用好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