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丨严勇亮:扎根南疆农村的“奋豆者”

本文转自:天山网
采访人员曹华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 , 严勇亮就像一只候鸟 , 每年3月开春 , 他离开乌鲁木齐前往南疆的泽普县科研基地 , 投入大豆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11月份冬季来临 , 他又回到新疆农业科学院的实验室 , 埋头于数据整理研究 。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3年 。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丨严勇亮:扎根南疆农村的“奋豆者”
文章图片
严勇亮在查看大豆种子保存情况 。 采访人员曹华摄
“我从小在南疆农村长大 , 一直希望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南疆农村发展作出贡献 。 ”严勇亮说 。
大豆与水稻、小麦、玉米同属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 。 “刚工作那会 , 新疆的大豆种植主要在北疆地区 , 南疆地区很少 , 但大豆产业未来潜力巨大 , 科研人员必须要为今后新疆大豆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 因此 , 我们投入很大精力在南疆开展大豆品种选育 , 希望找到适合南疆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 , 为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作用 。 ”严勇亮说 , 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突破高产难题 , 同时探索出适合当地的高效技术模式 , 经过多年努力 , 他们筛选出的中黄30号大豆亩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目前已成为喀什地区夏播大豆的主栽品种 , 年平均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左右 。
近年来 , 大豆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 国家对大豆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 不断加强科研力量 , 增加大豆种植面积 , 提升国产大豆自给率 。 在此背景下 , 2018年 , 新疆农业科学院位于泽普县的科研基地加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 获得全国科研力量的支持 , 科研力量得到加强 。 “尤其是近几年 , 我们围绕大豆高产难题持续攻关 , 不断寻求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 针对适宜品种、播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作业环节进行技术集成创新 , 研发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窄行密植技术’ , 解决了大豆生产中产量低、易倒伏、机械化程度低等难题 。 2022年 , 在经过多年努力后 , 我们示范田筛选的高产夏播大豆单产连续4年突破300公斤 , 春播大豆单产突破400公斤 , 大豆增产取得重要成果 。 ”严勇亮说 。
为挖掘我国大豆增产潜力、探索提高单产路径 , 2022年 ,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全国大豆高产竞赛 , 设立“金豆王”“奋豆者”“豆明星”三大奖项 , 以激励各地重视大豆生产 , 加大力度 , 强化措施 , 努力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 在这次评选中 , 严勇亮获得“奋豆者”荣誉称号 , 是新疆唯一获此殊荣的科研工作者 , 以表彰他扎根农村地区 , 为大豆增产所付出的努力 。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丨严勇亮:扎根南疆农村的“奋豆者”】对于荣誉 , 严勇亮说 , 这是对他和团队所有科研人员的认可 , 如今 , 随着国家对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视 , 新疆大豆产业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 种植面积快速增加 , 科研人员的长期努力将为新疆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
“作为一个在大豆领域工作十余年的科技工作者 , 我最大的愿望是选育的品种和研发的配套栽培技术 , 能够在新疆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 为全国大豆的安全供给 , 贡献我们新疆力量 。 ”严勇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