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口服药品如何分剂量

【带状疱疹|“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口服药品如何分剂量】带状疱疹|“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口服药品如何分剂量

文章图片

带状疱疹|“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口服药品如何分剂量

文章图片

带状疱疹|“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口服药品如何分剂量

文章图片

带状疱疹|“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口服药品如何分剂量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赵怡佳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邱凯锋
儿童专用药匮乏一直是我国儿科用药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 , 面对儿童人群 , 临床需要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药物的剂量控制 。 但由于缺乏适宜的儿童剂型和规格导致儿科药品分剂量用药问题突出 。

分剂量用药 , 即无法对整片整粒整支用药 ,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拆分 。 对于这些需要分剂量用药的药品 , 很多家长觉得就是简单地把药片掰成两半 , 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 , 经常凭感觉“剂量靠猜 , 用药靠掰” 。 殊不知 , 分剂量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 , 甚至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所以掌握正确的分剂量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一、液体型药物的分剂量方法
溶液剂、糖浆剂是儿童较常使用的剂型 , 有些药品的包装盒中会配有小量杯或胶头吸管 , 可以保证量取的药液体积准确 。 如果药品本身没有配备 , 家长可以在自行购买“儿童用药量杯”、“儿童用药吸管”(需注意正规药店或其它途径 , 不购买三无产品) 。

二、颗粒型药物的分剂量方法
颗粒剂、散剂尽量选择儿童适宜的规格 。 如果需服用1/2包 , 可以将颗粒在药袋中铺均匀平整 , 再对折平分;或将颗粒倒在干净的白纸上 , 对半平分 。 但如需服用更小的剂量 , 如1/4袋、1/5袋等 , 可将整包药物溶于水中 , 搅拌均匀 , 再用量杯或胶头吸管取1/4或1/5等即可 。 但应该注意的是:剩下的药物应密封好按说明书要求储存 , 且建议尽快用完 , 一旦发现有潮解、结粒、变色、变味等异常 , 则不能再服用 。 已经冲泡好的药物放置超过一天应丢弃 , 不能再继续服用 。

三、胶囊型药物的分剂量方法
胶囊剂通常不建议分剂量 , 因为胶囊壳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或定向释放等功能 。 必须进行分剂量时 , 最好不要丢弃胶囊壳, 应将内容物倒出分好剂量后再将其重新装入胶囊壳中服用 。 如患儿无法吞服 , 则在咨询药师的同意意见后 , 可用温水冲服 。 剩余部分胶囊内容物 , 为安全起见最好丢弃 。

四、片剂型药物的分剂量方法
片剂作为最常使用、品种最多的药品剂型 。 家长们取到药品之后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 确认药品是否可以分剂量 。 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舌下片、糖衣片等一般不进行分剂量 , 形状不规则的或含复方成分的片剂一般也不建议分剂量 。 常见的片剂型药物分剂量方法介绍如下:
1、分劈药片法
常用的工具有徒手、剪刀、小刀、切药器等 。 徒手直接掰分适用于片剂表面有刻痕的药品 , 但硬度较大的药品徒手掰分较困难;剪刀、小刀等工具易导致分剂量不均匀 , 且容易受伤;可考虑使用切药器 , 分剂量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 但在处理1/3、1/5等不规则分剂量时仍较困难 。 另外分劈药片时应注意手卫生和工具的清洁 。

2、磨粉法
磨粉法较适用于有研磨工具且应配合电子天平一同使用 , 不可目测分剂量 , 否则容易分量不均 。 磨粉法可以处理1/3、1/5等不规则分剂量 。 但这种方法可能会破坏药品原有剂型的完整性 , 改变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过程;分剂量后的药粉若长时间接触空气 , 还可能会造成药物的吸潮变质;操作不当甚至会产生交叉污染的风险 。 磨粉法应由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师进行 , 家长不应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分剂量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