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户外时间不够,如何预防近视?关键要做对 2 件事

丁香妈妈给大家科普过:
保证孩子白天户外活动时长达到每天2小时或每周累计14小时 , 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
冬天光照时间短、天冷 , 很多孩子都不能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 那么 , 在室内做什么能保护视力?
关键就在2件事:①引导孩子正确用眼②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
具体怎么做?我们请眼科罗荃医生给大家讲讲 。
引导孩子正确用眼
遵循20-20-20原则
室内预防近视 , 控制用眼距离和用眼时间很重要 。
孩子在近距离用眼时 , 眼睛调节和聚焦的需求较大 , 眼球肌肉紧张 , 尤其是看近处特别专注时 , 眨眼频率也会降低 , 可能导致眼睛干涩和疲劳 。
孩子户外时间不够,如何预防近视?关键要做对 2 件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0-20-20原则」的核心 , 就是在近距离用眼后增加活动性休息时间 , 刚好可以放松睫状肌、缓解眼疲劳 , 有助于孩子近视防控 , 具体指的是:
20-20-20原则
●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
●向20英尺(6米)外远眺
●保持20秒或更长时间
①近距离用眼20分钟
根据我国标准 , 33cm以内算近距离 , 即大家常说的「一拳一尺一寸」中的「一尺」 , 看手机、看书、写作业 , 或者涂鸦、弹琴、搭乐高等都算近距离用眼 。
在看得清、看得不费劲的前提下 , 用眼距离越远越好 , 比如大于40~50cm 。
最好每20分钟休息一次 , 家长可以设置一个小闹钟来提醒 。
②向20英尺(6米)外远眺
向外远眺时 , 看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 。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 , 在看得清的前提下远眺 , 才能起到放松睫状肌的作用 。
如果条件不允许向6米外远眺 , 能达到2米也可以 。 比如晚上窗外一片漆黑 , 就不如在明亮的室内看2米外的物体 。
③保持20秒或更长时间
眼睛完全放松大约需要20秒 , 因此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至少远眺20秒 。
如果用眼时间长 , 相应的远眺时间也要增加 , 比如每用眼30~40分钟 , 至少休息10分钟 。
在实际应用中 , 可能家长们还会遇到一些问题 , 我们挑了3点典型的来解答:
1.孩子不愿意远眺如何引导?
可以做互动小游戏 , 边玩边引导 。
白天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窗外 , 分辨户外车辆的颜色、数数车牌号、数数对面楼有几层;或者抬头看看天空中的云朵 , 想象一下云朵的造型像什么都可以 。
晚上看得清得前提下 , 看星星、看月亮、看外面马路或路灯也都可以 , 又或者看室内的墙面或电视都可以 。
2.休息间隙看什么更有利于近视防控?
看什么都可以 。
总的来说 , 在眼睛能感觉到光照充足、不昏暗的室内环境中 , 休息间隙看远处就有用 , 看什么都行 , 绿色并没有比其他颜色强 , 也没有比其他物体更强 。
3.每隔20分钟提醒孩子远眺 , 会破坏专注力吗?
大可放心 。
一般而言 , 1~3岁幼儿的专注时间不超过20分钟 , 大多不需要特意提醒 , 兴趣点就已经转移了 , 家长时不时引导孩子远眺一会儿即可 。
大一些的孩子 , 需要学会规划每一项任务、尽量高效率完成 , 所以做事的时候会非常专注 。 如果已经到了20分钟 , 只是让孩子看远处20秒或者几分钟 , 再继续进行手头的事情 , 一般也没那么容易打断整体思路 。
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及时利用灯源补充
孩子如果在光线不足的位置玩玩具、看绘本 , 为了能看得清楚 , 睫状肌就会处于紧张状态 , 容易让眼睛疲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