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大户”被揪出!3种食物含大量甲醛,有毒还致癌?真相来了( 二 )


网上曾流传一段视频 , 一网友将购买的白玉菇放在碗里 , 然后把家里的甲醛快速检测盒 , 放在白玉菇中间 , 并用保鲜膜封好碗口 , 等待半小时后拿出 , 结果甲醛检测盒显示 , 白玉菇散发出的甲醛浓度严重超标 。

这波操作震惊全网 , 其他人也开始用甲醛检测盒测试“蘑菇中的甲醛含量” , 纷纷发现自己平常常吃的蘑菇 , 甲醛含量无不超标 。
这个结果一度引起网友的恐慌 , “甲醛可是一级致癌物 , 这帮商家真的坏到家了 , 居然往蘑菇里面加甲醛!”
实际上 , 这些甲醛并非人为添加 , 而是蘑菇在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甲醛 , 是生命活动自然代谢的中间产物 , 基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可以放心食用 。
甲醛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 外源性甲醛是用不当或违规方式给产品添加的甲醛 , 内源性甲醛就是生物自身代谢所产生的 , 因为含量低 , 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在许多生物体中 , 甲醛是作为天然成分存在的 , 蔬菜、水果、鱼肉等食品中都含有甲醛 。 蘑菇、苹果、花椰菜这三种食物都被证明过会释放甲醛 。
但是不是“内源性甲醛”就无需担忧呢?其实也要分情况 。
蔬菜瓜果因为对新鲜度要求较高 , 因此能产生的甲醛含量也有限 。 而海产品也有内源性甲醛产生 , 但他们的新鲜程度却难以保证 。
之前便有媒体报道 , 一些运往杭州的海产品“自带大量甲醛” , 如龙头鱼、阿根廷鱿鱼、冻梭子蟹等等 。
除了这些海鲜本身自产甲醛以外 , 它们的死亡时间越长 , 体内甲醛含量越高 , 再加上运输中保管方式的原因 , 大多海产品的甲醛都会超标 。
尤其是冷冻海鲜 , 鳕鱼就是内源性甲醛含量较高的一种食物 , 在冷冻过程中 , 鳕鱼产生的甲醛不断累积 , 最高可达200毫克每千克 。

三、3个方法避开“甲醛菜”有些人可能会觉得 , 就算“甲醛菜”理论上危害不大 , 但甲醛怎么说也是“致癌物” , 积少成多 , 难免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
甲醛的危害甚大 , 轻则使人体的呼吸、消化道、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 重则诱发白血病和癌症 。
但其实甲醛的危害产生主要在于“吸入” 。 人体摄入含有甲醛的食物 , 通常不会发生急性中毒 , 除非在短时间内吃下了大量甲醛 , 因为甲醛的危害跟浓度有关 。
如果实在不放心 , 有3个方法可以避免食用“甲醛菜”:
1、到正规场所购买蔬菜
正规、大型的超市或者农贸市场都有相关资质 , 蔬菜的安全性有保障 。
2、3招分辨甲醛菜
看颜色体积 , 如果肥大发白 , 应避免购买跟食用;闻闻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挥发不掉;捏捏食物是否过脆易断 , 是的话 , 有可能是甲醛泡发食物 , 避免购买和使用 。
3、正确清理食材 , 彻底祛除甲醛
甲醛易溶于水、高温易挥发 , 利用这两个特性 , 便可将大部分甲醛祛除 。
①流水清洗:将食材放在流水中反复清洗 , 有效冲走甲醛 。
②盐水浸泡:将可疑或带毒的食材放在盐水中浸泡几分钟 , 后用流动清水冲刷干净 , 更加安全 。
③彻底煮熟:在烹饪时一定要对食材进行完全加热 , 让甲醛挥发殆尽 , 最大程度降低甲醛摄入的风险 。


参考资料:
[1
《吓傻!这些常吃的蔬菜竟是\"甲醛菜\"?》.科普中国.2020-07-15
[2
《常见的5种食物 , 可能甲醛超标!教你3步识别 , 别再买错了》.中国妇女报.2023-07-31
[3
《快速检测盒能测蘑菇甲醛含量?专家:不靠谱 , 许多蔬菜自带微量甲醛无损健康》.极目新闻.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