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高位之下收治医院情况如何?专访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

央广网北京1月16日消息(采访人员钱成)日前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以下简称《方案》) ,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重症高危人群 , 对未达到重症诊断标准 , 但是年龄大于65岁、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合并较为严重慢性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 , 可以按重症病例救治 。
本轮疫情以来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一直满负荷运转 。 近日 , 陆续有患者好转出院 , 一度一床难求的重症病房 , 已经出现了空余床位 。 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海霞表示 , 关口前移、多学科通力合作、精细化管理 , 是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海霞 , 从11月中旬开始 , 就基本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 她说:“大家基本上是酒店到医院两点一线 , 有事随时能赶到医院来 , 这期间大部分人没有回过家 ,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 ”
重症患者高位之下收治医院情况如何?专访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刘海霞说 , 随着一批病人的出院 , 病房周转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 “12月底到1月初的时候 , 每个病房都满满的 , 现在陆续有好转出院的 。 以前是出院一个 , 恨不得很多病人在外面等一张床 。 现在我们接的大部分可能都是已经收到我们院里来 , 但是没有出院 , 可能还往重症发展的那些人 。 ”
重症患者高位之下收治医院情况如何?专访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
文章图片
本轮疫情期间 ,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部分是90岁以上的老年人 , 都有基础病 , 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后 , 病情复杂 。
“这一批收到我们院里的患者以高龄的为主 , 一开始收到ICU的五个病人 , 平均年龄在九十二三岁 , 这部分人其实并不是说肺炎有多重 , 其实还是有基础病 , 这么高龄的老人合并新冠之后导致其基础病加重 , 有很多人是这种情况 。 ”刘海霞介绍 。
刘海霞告诉中国之声采访人员 , 他们治疗重症患者的主要策略是关口前移、多学科通力合作 。 “我们的治疗重点一定是关口前移 , 如果能经鼻高流量氧疗能维持住 , 我肯定不会去上呼吸机 。 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早期基础的氧疗加俯卧位治疗 , 能把病人撑过来 。 ”
刘海霞提到的俯卧位治疗 , 简单来说就是趴着呼吸 , 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且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 , 效果也在本轮重症救治中得到了验证 。
她告诉采访人员:“我们2020年支援(武汉)的那一批大夫 , 以及经历过那一批(患者治疗)的大夫今年都在说 , 没有想到俯卧位治疗效果这么好 。 所以我觉得今年可能更突出的是大家把俯卧位治疗推到了一个重要位置 , 而且大家的认识也明显提高 , 对治疗做了普及 。 其实在氧疗方面 , 今年放的位置也更高 , 我们很多普通氧疗维持不住的情况下 , 我们很早很快就上到了经鼻高流量氧疗 , 一方面能保证病人通气 , 另一方面由它辅助俯卧位 , 很大提高了病人救治成功率 。 ”
重症患者高位之下收治医院情况如何?专访北京佑安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
文章图片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 呼吸机的支持 , 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维持治疗等多种举措 , 适应不同状况的重症患者 。 刘海霞说 , 诊疗的策略因人而异 , 也在不断精进 。 除了医护人员竭尽所能 , 患者也更加理解医护人员并配合治疗 。
“我们有一个病人 , 70多岁的老太太 , 这个人当时治疗特别不配合 , 她带导管之后我们让她做俯卧位 , 她说腰椎做过手术 , 不能做俯卧位 。 如果我们不再强制一下 , 她可能很快就插管了 , 我们就要求她趴过来 。 其实她当时喘得也挺厉害 , 帮她趴过来 , 氧和上来之后 , 她其实本身自我感觉就会舒服 。 从那天起 , 这个老太太每天主动要求(俯卧位) , 大概一周的时间 , 老太太的氧和明显改善 , 经鼻高流量氧疗从当初她吸氧的浓度在80% , 后面慢慢减到百分之三四十 , 后面换成了普通面罩鼻导管 , 现在这老太太出院了 , 周六出的院 。 ”刘海霞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