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优势资源,探索发展新模式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融合优势资源,探索发展新模式
融合优势资源,探索发展新模式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焦守广
融合优势资源,探索发展新模式】通讯员傅天一王仕昌
打造“高层次专家”集群
作为全省公共卫生临床机构发展的标杆单位,省公卫临床中心在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学科建设发展之路 。
大力推进公共卫生临床机构“尖专科、强综合”新型发展模式,以建设“三山五岳”学科体系为目标,实施结核病、肝病等传统优势学科二次创业 。 强力引进、大力支持新兴综合学科发展,建成修复重建外科、心脏大血管疾病、重症医学、重症康复、骨科中心、肺癌诊疗等十大新学科综合诊疗中心 。 推行“军令状”“揭榜挂帅”机制,大力扶持11支科研创新揭榜团队、9支培育团队建设 。
分别引进院士团队以及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天坛医院、胸科医院、北医三院、上海肺科医院、仁济医院等的国内知名专家,联合省内一流的专家打造的“高层次专家”集群,正在崛起成为山东医学新高地 。
与此同时,传统优势学科如呼吸、胸外、肝病等也在继续加强 。 建成全省第一家咳喘管理中心,更多尖端科室如脊柱微创外科、感染性骨科、呼吸内镜中心、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疼痛科、胃肠外科、妇产科、介入治疗中心、细胞治疗中心、人工肝中心、中医临床中心等,都是按照业内顶尖专家团队标准配备 。
一中心多院区
按功能布局学科
中心坚持“尖专科、强综合、应突发、重科研”发展方向,大力实施“聚焦公卫,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打造学科;改革创新,塑造品质”的发展战略,作为山东大学新型直属型附属医院,不断推进“医、教、研、防、康、产”融合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设有一个省级中心、两个市级(青岛、菏泽)分中心,形成“一中心多院区,按功能布局专业学科”的合理布局 。 省中心位于济南东部片区,规划床位3360张,分别在济南市高新区、历下区、历城区设有3个院区(蟠龙山院区、历山院区、鲍山院区) 。 蟠龙山院区是主院区,为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医院,省、市总投资32亿元,于2021年2月8日正式开诊;历山院区以心、脑、肺、肝相关专业为特色;鲍山院区以结核病等传染病专业为特色 。
倾力打造新型MDT(多学科诊疗)中心,组织顶级专家会诊258例次、名师讲堂8次,为患者提供高水平诊疗服务平台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创新成立整合与转化医学中心,专门负责创新成果转化 。 持续加大对国家传染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等国家、省级平台建设力度 。
积极推动“委校合作”模式,与山东大学深化战略合作,挂牌山东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使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 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获批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级)分中心及山东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牢记初心使命,担当社会责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向着“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公共卫生临床机构、打造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齐鲁样板”的宏伟目标勇毅前行,全面开创新时代新型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局面 。
在成立以来的800多个日夜里,一直是齐鲁大地抗疫的前线 。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坚持“尖专科、强综合、应突发、重科研”,融合优势资源,强化创新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力度,探索管理和服务模式……以高质量“标尺”校准医院发展新路径,探索出新型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