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树标尺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本文转自:滨城时报
村规民约树标尺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古林街道工农村推动村规民约有效落实
村规民约树标尺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村规民约树标尺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文章图片
工农村加大村规民约宣传力度
近年来 , 古林街道工农村积极探索“党建+村规民约+文明实践”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小喇叭播报、入户走访等进行广泛宣传推动 , 加强群众文化修养教育 , 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 , 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新局面 。
村规民约让家园越来越美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造型新颖的路灯、整洁别致的院落、别出心裁的绿植……走进古林街道工农村 , 文明乡村新景象映入眼帘 。 “维护公共环境和环卫设施 , 不在路边堆放柴草……这些都是工农村村规民约里的内容 。 正因为每一位村民都严格遵守村规民约 , 我们的家园才越来越美!”一位村民说 。
据悉 , 为改善乡风民风 , 工农村以小区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为契机 , 通过广泛征集群众意见 , 研究制定了符合工农村实际的村规民约 。 工农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 将这些村规民约整理成章 , 公布到宣传墙上 , 并通过党建品牌活动 , 借助村公众号、电子屏、宣传栏、会议、宣传册等多种载体和形式 , 对村规民约进行大力宣传 。
“由于村里一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不高 , 我们没有设计大段文字 , 而是将其简化 , 通过简短的十条内容 , 把我们村实际需要提升完善的部分提炼出来 , 让大家方便记忆 。 ”工农村负责人表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 , 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 。 2022年以来 , 工农村通过村规民约引领 , 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 , 深度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 , 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报道 , 累计评选并表彰“最美家庭”数十户 。 同时 , 村里还组织成立由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热心村民等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 , 日常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理论宣讲、关爱服务等活动 , 积极践行村规民约的核心内容 , 将文明新风带到村里每一个角落 。
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随着“移风易俗”活动的深入开展 , 工农村立足实际 , 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规范 , 不断完善村规民约 , 并将社会治安、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等内容纳入其中 , 既接地气、切实可行 , 又有约束力、奖勤罚懒 。 该村在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 , 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 , 邀请村里的乡贤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队伍 , 与红白理事会一起为村民服务 , 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成为新风尚 , 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 , 也让文明观念浸润人心、春风化雨 。
“过去哪家办红事白事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 自从村里明确了村规民约 , 简化红白事习俗后 , 带来了文明新风尚 , 减轻了邻里负担 。 婚丧嫁娶没有了大操大办、盲目攀比 。 ”说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 , 村民们连连称赞 。
通过广泛宣传和组织村民集中学习 , 同时借助乡村治理积分制和道德评议会的作用 , 工农村把村规民约落到了实处 。 “自从有了村规民约 , 大家就有了一个标尺 。 谁家的行为对不对、好不好 , 用这把尺子一量就知道了!内容就贴在村口 , 大家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 谁也不好意思违反 。 ”村民王建霞说 , 村规民约让村里环境好了 , 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 如今村民都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