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强:与小小花椒树结缘的“乡土专家”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陈秀强:与小小花椒树结缘的“乡土专家”
文章图片
陈秀强(左一)为椒农提供技术指导
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陈秀强 , 是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 农民高级技师 , 江津区农民科技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专家 。 他长期从事花椒育种、栽培管理以及绿色花椒标准化丰产技术研究与推广 , 主编《青花椒栽培管理实用技术》 , 为推动江津及周边花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他于201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 , 202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为“林草乡土专家” , 并先后获得江津区十杰榜样人物、江津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带头人、重庆市优秀农村流通科技特派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注重技术创新助力椒农增收
陈秀强:与小小花椒树结缘的“乡土专家”】从1998年开始 , 陈秀强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生产一线 , 积极开展科学试验 , 不断总结和提炼花椒速生丰产栽培管理新技术 。 通过合理除草、病虫防治、修枝整形、科学用肥等花椒栽培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引领江津花椒从传统的3年投产提前到18个月挂果 , 亩产从原来的300斤~500斤提高到800斤~1500斤 。
陈秀强提倡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治 , 从源头上降低化学农药污染几率;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 降低了农药等化学物质对花椒品质的损害 。 他注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 , 牵头研发保鲜花椒、鲜花椒油、花椒精等20余个精深加工产品 , 填补了国内空白 , 增加产品附加值 , 每年为江津椒农创收2亿元以上 。
江津区嘉平镇紫荆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 2003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 是重庆市重点贫困村 。 陈秀强带领技术人员经过3年时间的探索 , 成功将当地野花椒与九叶青嫁接 , 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的“紫荆一号”青花椒品种 , 将九叶青花椒种植适应区从海拔600米以下提高到800米以上 , 总结了一套高海拔地区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 。
为让村民种好花椒 , 陈秀强从土地选择、除草、栽苗入手 , 常年坚守一线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 用8年的时间帮助紫荆村实现整村脱贫致富 。 此外 , 他还帮助四川、云南、贵州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花椒产业 , 把花椒产业打造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
紧盯科技前沿强化科普示范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机械化程度低、错季管理普遍、作业效率低、农残重利用少等现象 , 2018年 , 陈秀强牵头与深圳大疆创新深度合作 , 首次将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引入花椒产业 , 并在广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 制定了《农用植保无人机花椒施药技术规程》 , 更好地指导花椒社会化服务 。 同时 , 牵头与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建立合作关系 , 并与多所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 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300余人 , 为无人机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陈秀强先后牵头创建花椒科普示范基地28个 , 发展科技示范户5100户 , 累计开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现场示范指导512场次 , 参培人员达11万人次 。 他主编青花椒权威技术书籍《青花椒栽培管理实用技术》 , 印发《江津花椒工作简报》68期 , 发放技术资料6.5万份、光盘2万张 。 同时 , 针对目前江津花椒基地普遍存在土壤酸化、板结等现象 , 为科普基地进行测土配方 。 陈秀强引导基地科学用肥 , 并与全国复合肥制标企业中阿公司合作 , 成功研发撒可富花椒果树专用肥 , 为江津花椒产业定制生产全国第一品牌的花椒专用复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