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2600万人研究:流感与空气污染有关,这两个地区人员尤其要注意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流感样疾病(influenza-likeillness , ILI)是常见的呼吸道综合征 ,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都可能引起ILI 。 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 中国北京市监测研究提示 , 2017~2018年流行季节 , 中国北京市流感感染人数约227.1万例 , 总感染率10.5% 。 此外 , 全球每年因流感住院的重症病例数达300~500万 , 直接或间接导致29~65万人死亡 。
既往研究显示 , 个人年龄、慢性基础疾病、肥胖、吸烟状况等与ILI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 而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降水量等外在因素则可能增加ILI发病风险 。 通常认为 , 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但空气污染与ILI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仍然存在争议 。
近日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刘起勇教授团队在《柳叶刀》旗下期刊eBioMedicine发表一项2015~2019年基于中国30个省份城市的大型生态学研究 , 重点评估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与ILI之间的联系 , 结果提示多数空气污染物会增加ILI的发病风险 , 持续降低PM2.5、PM10、SO2、NO2等空气污染物水平 , 有助于降低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在中国的传播 。
中疾控2600万人研究:流感与空气污染有关,这两个地区人员尤其要注意
文章图片
截图来源:eBioMedicine
中疾控2600万人研究:流感与空气污染有关,这两个地区人员尤其要注意】研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采集国家流感监测网络2015~2019年ILI数据及病原学监测资料 。 国家流感监测网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 , 包含中国大陆各省554家哨点医院 。 ILI定义为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 , 体温>38℃且伴随咳嗽或咽痛的病例 , 上述哨点医院内科门/急诊、发热门诊和儿科门/急诊为监测科室 , 医务人员每日登记ILI病例和门急诊就诊总人数 , 每周汇总录入上报到国家流感监测网络 。
中疾控2600万人研究:流感与空气污染有关,这两个地区人员尤其要注意
文章图片
▲图:中国每10万居民ILI平均每周数量的地理分布情况(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空气污染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涵盖2015~2019年中国2024个空气污染监测站 , 重点监测6类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 。 每日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包含环境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 。 分布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本次研究涉及7亿多例门诊患者 , 其中2600多万为ILI病例 。 结果显示 , 中国东部和南部ILI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 , 但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水平较高 。 ILI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 冬季发病率最高 , 特别是高纬度地区 。 低纬度地区 , 如华南地区部分省份ILI第二个高峰出现于春末夏初 。
中疾控2600万人研究:流感与空气污染有关,这两个地区人员尤其要注意
文章图片
▲图:每1000例门诊患者ILI月分布情况 , 各省份按纬度高低排列 。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ILI与主要与空气污染无PM2.5、PM10、SO2、NO2、CO之间存在正相关 , 与O3存在负相关 。
考虑到空气污染对流感的影响可持续一周以上 , 研究使用分布滞后模型模拟了本周(滞后0周)、前一周(滞后1周)和数周(滞后3周)的空气污染物影响 。 结果显示 , PM2.5、PM10、CO的正相关通常只在当周出现 , 滞后日存在收获效应 。 SO2、NO2、O3的影响表现出延迟效应 , 特别是O3 , 可持续影响3周 。 采用PM2.5、PM10、SO2、NO2、CO的模型在本周(滞后0周)产生的赤池信息准则(AIC)最低 , O3在滞后0-2周拟合模型最佳 。 简单来说 , PM2.5、PM10、CO的影响更为迅速 , 而SO2、NO2、O3的影响则更为持久 , 通常可持续影响1~3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