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小心“重阳”!张伯礼最新提醒

不少人担心 , 如果新冠病毒的毒株不同 , 是否会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
据科技日报报道 , 近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就二次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主要与人体免疫水平、病毒株变异以及后期个人防护有关 。 ”张伯礼表示 , 相较于早期变异株 , 奥密克戎家族的毒株可以引发更多的突破性感染和重复感染 , 能够逃逸感染过新冠病毒后康复人群体内的抗体 。
不过张伯礼表示 , 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 虽然尚未有大样本人群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持续免疫的具体时间 , 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 , 人体免疫系统已在发挥作用 。 当前临床观察 , 感染后3—6个月内发生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
这些人小心“重阳”!张伯礼最新提醒
文章图片
如果出现再次感染 , 一定要首先分清“复阳”与二次感染 。 “复阳”发生在转阴后2—3周内 , 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 主要是体内残留病毒片段检测出的阳性 , 一般没有传染性;而二次感染一般发生在首次感染后数月至一年内 , 相当于一次新的感染 , 一般有临床症状出现 , 并且病毒核酸载量较高 , 具有传染性 。
“‘复阳’患者无需再治疗 , 注意休息 , 合理膳食和营养即可 。 ”张伯礼提醒 , 二次感染的患者需再次进行规范治疗 , 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 做好自我隔离 , 注意对家人对同事的保护 , 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
建议“阳康”6个月后接种新冠疫苗
“虽然短时间再次感染相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可能性不大 , 但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容易反复感染 , 包括老年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缺陷人群 , 存在短期内二次感染的风险 , 特别是面对新的变异株时 。 ”张伯礼介绍 , 另外医生、护士等高风险岗位的人群 , 所处工作环境传播风险高 , 接触变异株多 , 工作强度大 , 二次感染的风险高 。
“主要是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再次感染 , 因此感染转阴后也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 ”张伯礼强调 , “阳康”6个月后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 最好采用序贯策略 , 注射异种疫苗 , 以强化免疫屏障 。
对于新冠康复者 , 疫情期间预防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 , 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注意休息、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 , 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阳转阴”患者 , 应当保暖、尽量少聚集、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营养饮食 , 增强免疫力 , 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
“阳康”们陆续返岗上班
请收好这份防护指南
这些人小心“重阳”!张伯礼最新提醒
文章图片
补充阅读
“白肺”成众人议论的热词
一文看懂
值得注意的是 , 在这个就医高峰的寒冬 , “白肺”逐渐成为众人议论的热词 。
这些人小心“重阳”!张伯礼最新提醒
文章图片
“白肺”也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一般指重症肺炎患者在X光或CT检查下的表现 , 肺部显影呈一大片的白色状而得名 。 形成白肺一般都预示着肺部有被炎症所浸润 。 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 白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低 , 因此会导致严重缺氧的结果 。 主要由肺部细菌感染或人体炎症反应所致 。
具体来说 , 人体内的炎症因子大量渗出后 , 会导致肝、肾、肺等血供丰富的脏器受损 , 最主要是表现为肺泡上皮的细胞 , 以及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内皮受损 , 这又会导致在毛细血管内的某些组织间液大量渗漏 , 导致肺水肿 , 还有一部分组织间液会直接渗透到肺泡里 , 形成肺透明膜的改变 , 从而导致白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