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让朝阳群众就医更便利

分级诊疗让朝阳群众就医更便利
文章图片
分级诊疗让朝阳群众就医更便利】小病去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疑难重症可由社区帮助转诊 , 通过绿色通道去综合医院就医;病情稳定后还可以回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输液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从北京市朝阳区了解到 , 该区统筹辖区医疗资源 , 构建了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三级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 , 充分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
家庭医生签约覆盖近半居民
为老年人建三级风险评估机制
1月2日上午10:30 , 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区一层门诊 , 来拿药、输液的居民络绎不绝 。 进入一层大厅 , 紧挨着入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十分显眼 , 里面设有血压、体重、骨密度等测试仪器 。 “居民可以在这里建立健康档案 , 进行血压、血氧、中医体质辨识等健康自测 。 ”据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白勇涛介绍 , 2022年中心已签约39579人 , 签约覆盖率45.52% , 其中对辖区重点人群摸排建档10403人 。 同时 , 中心还与辖区内两家养老机构建立了“手拉手”关系 ,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和医疗服务 。
疫情对老年人冲击较大 , 对于这部分人群 ,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专门的风险评估机制 , “按照有没有接种疫苗、有没有不稳定的基础病等 , 我们建立了红、黄、绿三级风险评估 。 红的是高风险 , 属于我们的重点关注人群;黄的是中风险 , 属于我们要关注的一个人群;绿的是低风险的一般人群 。 ”白勇涛介绍 , 经过摸排 , 目前有915位老人被列入红色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关注 。 “这915个人里面 , 独居老人大概有67个 , 因为没有亲属在身边 , 所以他们是我们重点关注中的重点 , 我们派专人每天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 。 ”
2022年12月7日“新十条”发布当天下午 ,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开设了发热门诊 , 接诊11类症状患者 。 截至去年12月31日 , 已累计接诊5066人次 , 病房收治相关症状住院患者55人 。 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 , 中心做好了相应的药品储备 , 目前有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西药5类25种 , 另有朝阳区中医防治团队推出的新冠肺炎系列中药防治方4个 , 包括预防方、治疗方和退烧方等 , 为辖区居民看病拿药提供了极大便利 。 2022年 , 中心门诊总量233167人次 , 收治住院患者555人次 。
分级诊疗保障市民就医需求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昨天上午 ,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层的输液室里 , 居民隔位就座正在输液 。 居民焦女士已经是连续第二天来这里输液了 , 输液的方子是中日友好医院开好的 , 她只去中日排队看了一次病 , 后面的治疗一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 “来这里输液太方便了 , 不像去大医院要等很久 , 这里环境好 , 人也少 , 而且离家近 , 走着就能来 。 ”焦女士感染新冠后原本症状不重 , 没想到转阴后不久又发烧到了39℃ , 家人带她去中日 , 医生诊断后开了药方 , 建议她可以回社区输液 , 连续输液两天后 , 她感觉自己好了很多 , “烧退了 , 头也不晕了 , 身上感觉有劲儿多了!”
焦女士之所以能在中日看病后回社区康复治疗 , 得益于朝阳区已经建立的上下转诊分级诊疗体系 。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中日友好医院”牵头的朝阳区东部医联体成员单位 。 目前 , 从三级医院转回社区进行输液治疗 , 在朝阳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实现 。 “我们按照区域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小、诊疗特点、设备配置、整体技术水平等进行多纬度评价 , 构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的分级诊疗合作模式 。 ”朝阳区卫健委主任张瑞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