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粮食生产连续5年丰产增产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昆明粮食生产连续5年丰产增产
文章图片
宜良旱稻丰收 。
本报讯首席采访人员廖兴阳摄影报道2022年 , 吃上自己亲手种的大米 , 宜良县北古城镇清水塘村民委员会老五家村小组的村民李发宽笑得合不拢嘴 。 这是五家村小组的村民首次在旱地上成功种植水稻 , 收获稻谷近1000公斤 。 去年 , 在昆明有很多像李发宽一样的高山旱区村民 , 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 , 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性缺水 , 历来都是以玉米、土豆为主粮 。
1月18日 ,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 2022年 , 全市粮食生产总产量达106.8万吨 , 连续5年实现粮食生产丰产增产 。
昆明是全国花卉、蔬菜的重要交易和生产地 , 花卉、蔬菜种植效益明显高于粮食 。 “多年来 , 昆明一直存在蔬菜、花卉争地的情况 。 2016年至2018年 , 粮食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 从411万亩下降到337万亩 。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处长王正明说 。 2018年以后 , 市委、市政府围绕粮食安全问题 , 采取“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等系列措施 , 把粮食生产作为大事、要事来抓落实 , 并明确提出“粮食种植面积不得少于350万亩 , 确保产量不低于100万吨”的目标 , 组织全市扎实开展粮食生产工作 。
2018年至2022年 , 昆明市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 从2018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7.16万亩增加至2022年的351.9万亩;粮食总产量由2018年的99.7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106.8万吨 。
宜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服务中心主任毛桂祥介绍 , 宜良县曾有“滇中粮仓”的美誉 , 但因种植水稻的比较效益持续下降 , 以坝区优质水稻种植区为主的耕地逐渐规模化流转 , 种植面积不断缩小 。 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 宜良县在省、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下 , 开展了水稻旱地直播技术探索并获成功 , 随后在全市干旱少雨、喀斯特地貌地区进行推广 , 包括老五家村小组 。 2022年 , 宜良县在15个村(社区)28个小组推广杂交稻旱种示范项目 , 种植1647亩 。 同期 , 昆明在石林、嵩明、寻甸、东川等地示范推广杂交稻净种与间、套种相结合的果园套种杂交稻、杂交稻与大豆套种等种植模式0.772万亩 。
昆明粮食生产连续5年丰产增产】王正明透露 , 2023年 , 昆明仍将以粮食生产为重中之重 , 按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方向 , 通过大豆种植、杂交稻旱种、优质稻生产、油菜种植等项目 , 组织全市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