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桂林生活网龙凤琼(左一)和工人将松花糖放入模具中冷却定型。|松花糖、芝麻糖、麻通、麻球…桂林人记忆里的甜蜜年味

本文转自:桂林生活网
本文转自:桂林生活网龙凤琼(左一)和工人将松花糖放入模具中冷却定型。|松花糖、芝麻糖、麻通、麻球…桂林人记忆里的甜蜜年味
文章图片
龙凤琼(左一)和工人将松花糖放入模具中冷却定型 。 采访人员刘净伶摄
本文转自:桂林生活网龙凤琼(左一)和工人将松花糖放入模具中冷却定型。|松花糖、芝麻糖、麻通、麻球…桂林人记忆里的甜蜜年味
文章图片
市民秦女士自制的芝麻糖 。 (受访者供图)
本文转自:桂林生活网龙凤琼(左一)和工人将松花糖放入模具中冷却定型。|松花糖、芝麻糖、麻通、麻球…桂林人记忆里的甜蜜年味
文章图片
黄丽月在家炸麻球 。 采访人员刘净伶摄
新年的鞭炮声响起 , 相聚的人们从果盘里拿出一块酥脆的年糖 , 塞进嘴里 , 味蕾上涌出的是香甜的味道 。
松花糖、芝麻糖、麻通、麻球……常出现在桂林人果盘里的年糖有十多种 , 它们是桂林人儿时的回忆 , 也是年货单上的必买品 。
桂林松花糖上央视
最近 , 桂林临桂区两江镇的一家手工艺松花糖店铺上了央视节目 。 隔着屏幕 , 色泽金黄、香脆可口的松花糖承载了老桂林充满年味儿的记忆符号 。 众多桂林网友留言说:我仿佛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 。
随着春节临近 , 这家店每天接到的本地松花糖订单有300多斤 。
本文转自:桂林生活网龙凤琼(左一)和工人将松花糖放入模具中冷却定型。|松花糖、芝麻糖、麻通、麻球…桂林人记忆里的甜蜜年味】1月15日 , 采访人员来到店里时 , 炸酥果和熬糖浆的浓浓香甜味道扑鼻而来 。 店铺的经营者是龙凤琼夫妇 , 他们的制糖手艺已传承了三代人 , 如今传到了儿子谢达身上 。
谢达告诉采访人员 , 松花糖是桂林人春节常备的传统年糖 , 上门订购松花糖的顾客中不乏年轻人 。 谢达曾试着创新推出抹茶味和巧克力味的松花糖 , 但他发现还是传统的原味松花糖最受欢迎 。
在桂林人的记忆里 , 年糖不仅限于松花糖 , 种类繁多 。
“我和女儿都爱吃芝麻糖 。 ”市民刘女士说 , 桂林的芝麻糖有很多花样 , 有白芝麻糖、黑芝麻糖 , 有切成薄片的 , 有裹着花生粒切成条的 , 还有裹着核桃仁和枸杞的……不论是哪一种 , 她都爱吃 。 每逢春节 , 刘女士和女儿都会买两三斤芝麻糖 。 一部分摆在果盘里招待宾客 , 另一部分留着慢慢吃 。
在桂林市区的各大商场、超市里 , 年糖也是主推产品 , 被摆在显眼的位置 。
微笑堂商厦超市的一位售货员告诉采访人员 , 最近买年糖的市民逐渐增多 , 包括凤梨酥、奶糖、水果糖等几十种口味的年糖里 , 最受欢迎的依然是芝麻糖、花生糖、芝麻酥等传统口味的年糖 。
铁西小区附近一家年糖店的老板对采访人员说 , 临近年关 , 买麻通、芝麻糖的市民明显增多了 。 有时候店里的麻通、芝麻糖卖完了 , 还有市民咨询预订 。 他每天忙得团团转 , 甚至加班加点地做年糖 。
自制年糖让年味更浓
除了买成品年糖外 , 一些市民还会在家里自己做年糖 。
迎宾西社区的居民黄丽月每年都会给家人做麻球 。 黄丽月说 , 她小时候在农村长大 , 没有条件买年糖 。 父母就会在家里炸麻球分给孩子们吃 。 “香香的芝麻裹着甜甜的皮 , 外面酥里面软 , 我一直记得这个味道 。 ”
后来 , 黄丽月跟着儿子在桂林定居 。 她当了奶奶后 , 也会亲自下厨为家人炸麻球 。
心灵手巧的黄丽月改良了小时候父母教给的配方 。 她将南瓜泥和糯米粉和均匀 , 搓成一个个的小团子 , 再裹上生芝麻入锅炸 。
黄丽月介绍 , 这样的做法不用另外加糖 。 因为南瓜泥的加入 , 让麻球带有天然的甜味 , 色泽也更加金黄 。 吃起来口感紧实 , 也比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