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数字经济:多地探索成立大数据交易平台 加快数据要素价值转化


多地探索成立大数据交易平台 加快数据要素价值转化
各地在数据交易方面的探索力度不断加大 。 11月25日 , 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日前 , 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设立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3月31日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 。
【配置|数字经济:多地探索成立大数据交易平台 加快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数据要素价值体系、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升数据要素配置作用等 , 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规划了路径 。
我国为何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一方面 , 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 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 这已成为全球共识 。
“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 , 数据要素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 ,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 , 数据的流动就像是石油的燃烧 , 可以产生动力并带来价值 , 数据的流动带动技术流、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 。 从这个角度看 , 数据是新生产力 。 二是 ,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钻石矿” , 通过挖掘提炼产生价值 , 体现在通过多维度、多领域数据揭示单一数据无法展示的规律 , 实现精准决策 , 增加确定性、可追溯性、可预判性 , 降低决策失误和风险 。 从这个角度看 ,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 。
另一方面 , 为更好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价值 , 就要将其配置到需要的地方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因此 , 数据资源要像产品与服务一样具有商品属性 , 有价格、有产权、能交易 。 由于数据流动载体的特殊性 , 要建立专有的数据交易平台 , 便于监管 , 尤其在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方面 , 要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 ”众诚智库高级副总裁柳絮说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软所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婴劢表示 , 各地积极打造数据交易中心(所) , 是为了构建数据交易市场的物理载体 , 围绕数据交易、流通和开发利用推动制度建设和服务创新 , 更好激发市场供需两端积极性、更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快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转化 。
当前 , 我国正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 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各地积极开展探索 。 例如 , 广东、江苏等地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 深圳、天津、贵州等地在数据立法、确权、交易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 。 2014年至2019年 , 我国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形成第一波热潮 。
当前 , 以北京、上海等地成立数据交易所为牵引 , 正在激发新一轮发展热潮 。
如何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谢少锋表示 , 一是建立数据价值体系 , 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数据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 制定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框架和评估指南 , 在互联网、金融、通信、能源等领域开展评估试点 。
二是健全要素市场规则 , 推动建立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 , 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 。 鼓励企业参与数据交易平台建设 , 创新数据交易模式 。 强化市场监管 ,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处置、应急配置等机制 。
三是提升要素配置作用 , 加快数据的要素化 , 培育数据驱动的产融合作、协同创新等新模式;推动要素的数据化 , 引导各类主体提升数据驱动的生产要素配置能力 ,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