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近年来|澜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
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近年来|澜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让乡村振兴“牛起来”】近年来 , 澜沧县高度重视肉牛产业 , 制定出台了《澜沧县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 将肉牛养殖确定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 从基础设施建设、肉牛品种改良、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饲草料保障、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 通过抓基地、扶龙头、增投入、强服务 , 全县肉牛产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 2021年全县共出栏肉牛4.6万头 , 产值3.9亿元 , 超额完成2021年任务目标 。
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近年来|澜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文章图片
上允镇南洼村大新寨村民小组是一个靠发展肉牛产业和种植甘蔗脱贫的寨子 , 养牛是拉祜族的传统 , 但是过去也只是“养牛为耕” , 用于耕地而已 , 并没有形成产业 , 但是自从2007年开始 , 在组长李老九的带领下 , 党员干部们试着养殖肉牛和短期育肥牛 , 开始探索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肉牛养殖产业模式 。 通过农业、畜牧兽医等相关部的技术指导、外出学习和自己摸索总结经验的方式 , 李老九也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养殖模式 。
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近年来|澜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文章图片
为了降低养殖户的养殖风险 , 通过“肉牛+保险+信贷”养殖模式 , 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 , 还提供了养殖起步资金 , 同时 , 为了解决牛草不足的问题 , 从2013年开始 , 大新寨就开始大规模增加甘蔗、玉米、皇竹草等种植 , 在原有规模上新植3000余亩;在此基础上还积极引导老百姓与周边的村组收购甘蔗头、甘蔗叶、玉米杆、皇竹草等饲草备储 , 从根本上解决了养牛无草 , 有草无牛的“牛草矛盾” 。 2021年 , 大新寨村民小组一共出栏156头肉牛 , 产值124万元 。 今年 , 有了丰富经验的大新寨又加大了养殖规模 , 引进了一批肉牛 。
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近年来|澜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文章图片
要发展产业就离不开龙头公司的带动和助力 , 在2021年底 , 澜沧县扶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澜沧中天牧业有限公司合作从内蒙古通辽引进的首批65头西门塔尔母牛落地竹塘乡三岔河肉牛养殖基地 , 利用村集体资金、大户带动小户家庭养殖等模式 , 大力种植玉米、甘蔗等青储饲料 , 共扩大养殖规模 , 共同来发展肉牛产业 , 不断带动全县农户的养殖技术在上新台阶 。
本文转自:中国县域经济报近年来|澜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文章图片
2022年 , 澜沧县将按照普洱市“十四五高端肉牛产业发展”规划 , 计划全县肉牛存栏24.05万头、出栏6.13万头目标 , 建设1个肉牛基地 , 2个重点乡(镇)、3个重点村 , 重点抓好扩群增量 , 建设肉牛基地 , 保持肉牛存栏强势增长 ,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服务、全民养牛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