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掏空”盆腔脏器进行全切,为盆腔晚期癌肿患者带来希望

【直肠|“掏空”盆腔脏器进行全切,为盆腔晚期癌肿患者带来希望】“掏空”盆腔里全部被癌症侵犯的脏器 , 还是用微创的方式进行手术 。 通过多个学科为期近10个小时的连续作战 , 这一堪称难度最高的手术 , 在中山六院顺利完成 。
近日 ,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三区/放射性肠病专科、泌尿外科进行的多学科协作,进行“腹腔镜下全盆腔脏器切除手术” , 手术出血仅150毫升 , 成功切除了一位年轻的宫颈癌治疗后复发合并严重放射性直肠-膀胱-阴道瘘患者的“责任病灶” , 实现术前精准评估、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速 , 给患者迎来新生 。
微创下全盆脏器切除
堪称外科林谷的珠穆朗玛峰
妇科及结直肠等盆腔脏器肿瘤的治疗 , 往往离不开放疗 , 而这一伤敌一万、自伤三千的治疗手段 , 往往会造成盆腔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 。 一旦需要外科根治时 , 给手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
该院结直肠外科三区/放射性肠病专科马腾辉医生介绍 , 该手术可实现严重放射性损伤及肿瘤复发病灶的“根治性切除” , 对已被病情影响的所有及相关的邻近组织进行微创切除 , 并且 , 还可以同时满足患者日常排泄的生活需要 , 在下腹壁做尿、粪排泄双造口 , 可以极大程度缓解病情带来的不适感 。
据了解 , 这种高效的治疗方案未被国内外攻克并普及是因为手术难度极高、时间很长、创伤较大 。 国内外资料显示 , 全盆脏器切除平均手术时长逾10小时 , 术中出血量动辄超过1000 ml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2%~84% , 术后30天病死率可高达8.7% , 为腹部外科、盆腔外科手术难度之最 , 此次中山六院在严重放射性盆腔损伤领域所采取的的腔镜下全盆脏器切除更是全盆切除手术中的难度之最 。
马腾辉表示 , 在盆腔放射性损伤领域 , 既往不少外科医生顾及高剂量放疗后的盆腔慢性纤维化甚至“冰冻骨盆”等问题 , 对盆腔“责任病灶”(直肠瘘、膀胱瘘或癌肿)切除往往望而却步 , 提倡行单纯造口转流手术等姑息性治疗手段 , 无法实现病情的高效缓解 。 另外 , 盆腔放射性损伤导致的最严重晚期并发症——放射性直肠膀胱阴道瘘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手术者 , 国内外更是鲜有治疗经验报道 。
病情反复备受煎熬
患者苦寻“高效”治疗
这一次接受“最难外科手术”的患者是来自福建的陶女士 。 1年前 , 45岁的她不幸诊断为“宫颈癌” , 她前期进行了常规的放化疗和免疫治疗 , 本以为痛苦就此终结 。 然而 , 近2个月 , 她开始反复出现阴道排粪尿并伴肛门疼痛导致无法坐立与行走 , 这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生活 。 陶女士用“睁开眼第一秒都是疼痛 , 闭上眼每一秒都是噩梦”来形容这般痛不欲生的煎熬和精神折磨 。
辗转于国内多家医院诊治后 , 陶女士检查出“直肠-膀胱-阴道瘘伴妇科肿瘤局部复发” , 随着病情的加剧 , 各种药物止痛无效 。 据了解 , 这是一种严重的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 , 此类疾病的治疗较为棘手 , 患者通常伴有顽固性漏尿漏粪、严重的感染及疼痛 , 止痛药缓解有限 , 长期的心理负担会导致精神抑郁 。 排便困难导致畏惧进食 , 继而出现营养不良、恶病质 , 形成恶性循环 。 生理和心理双重挑战让患者在求医之路上想迫切寻求“根本医治”方法 。 马腾辉坦言 , 如何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宫颈癌、前列腺癌及直肠肛管癌等)高剂量放疗后出现的严重放射性损伤这一棘手病情进行高效治疗一直是医学中的难题 。
基于目前国内专业化诊治放射性损伤的医院较少且该类手术难度极大 , 国内外多数医生均束手无策 。 陶女士经多番咨询后 , 慕名前来中山六院放射性肠病专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