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打“加强针”,同源和异源哪种更有效?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张华
【免疫|打“加强针”,同源和异源哪种更有效?】打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 同源加强和异源加强哪一种更有效?采访人员18日采访了广州市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王鸣 , 他表示 , 异源疫苗协同互补 , 可发挥1+1>2的作用 。 因为使用不同技术路径的疫苗序贯接种有望通过不同机制之间的互补 , 增加免疫反应的强度、广度和持久性 , 带来更全面和强效的保护 。
接种时间延长抗体水平下降
从2020年4月12日我国第一针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 , 至今已有近1年时间 。 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 , 疫苗的中和抗体水平以及疫苗的保护力不断下降 , 不断有突破性感染的发生 。 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 , 应对原始新冠病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 , 灭活疫苗在接种完第二针6个月后 , 中和抗体平均滴度下降至阴性水平 , 抗体阳性率仅为35.2% 。 这意味着什么呢?王鸣说:“中和抗体水平降低 , 会导致突破性感染 。 ”
其他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 王鸣介绍 , 2021年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 接种mRNA疫苗 , 按月计算疫苗保护率 , 在接种3-6月后的有效性>90% , 接种后7个月有效性为65.5% 。 依据完成疫苗接种状态 , 对去年7月份突破性感染病例进行分层分析:去年1-2月完成接种人群 , 突破性感染率6.7例/1000人 , 去年3-5月完成接种人群 , 突破性感染率3.7例/1000人 。 疫苗保护率下降原因主要是Delta变异株传染性增加 , 以及随接种时间延长 , 疫苗保护效力下降 。
因此 , 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 , 各种技术路线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下降 , 加强免疫势在必行 。
大多数国家采用异源免疫
王鸣介绍 , 目前 , 全球各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有所不同 , 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异源免疫 , 比如德国是同源mRNA疫苗-1273加强疫苗 , 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智利、泰国、巴西、阿联酋、秘鲁和阿根廷均以异源免疫为主 。
什么是同源加强免疫?王鸣解释 , 也就是使用同一款疫苗 , 在常规免疫完成后加强接种 。 比如接种完成2剂灭活疫苗后 , 接种第3剂进行加强免疫 。 而异源(序贯)免疫则是不同技术路径疫苗的间隔接种 , 比如完成2剂灭活疫苗接种后 , 接种1剂mRNA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作为加强免疫 。 “实际上异源(序贯)免疫不是新鲜事物 , 目前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采取序贯免疫接种法 。 ”王鸣说 。
目前大量的研究显示 , 异源加强比同源加强的保护性更好 。 上海华山医院研究结果显示 , 3针国药灭活疫苗加强后14天 , 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为48.73 , 而采用智飞生物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异源加强 , 中和抗体为95.86 , 加强后100%中和抗体应答率 , 这说明 , 两剂灭活疫苗后异源加强比同源加强展现更高疫苗有效性 。
这样的结果也出现在腺病毒载体的疫苗上 , 康希诺研究显示 , 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后 , 再接种一剂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作为加强 , 14天、28天后中和抗体GMT为197.4、150.3 , 抗体水平升高约78.3、59.5倍;若第三针用灭活疫苗进行加强 , 中和抗体GMT水平为33.6、35.3 , 升高约15.2、15.9倍 。 该数据表明 , 第三针接种异源序贯加强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增长水平显著优于同源加强的效果 。
日前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林鹏也指出 , 加强接种疫苗 , 尤其是异源加强接种(如: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 , 可以显著提高人体中和抗体滴度 。
王鸣指出 , 目前全球获批的不同类型疫苗各有特点 , 例如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诱导的T细胞应答较弱;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可诱导T细胞应答 , 但中和抗体水平应答较低;而mRNA疫苗既可以诱导强烈的体液免疫 , 又可以激活多表位T细胞免疫 。 “加强针如果采用异源疫苗 , 可协同互补 , 能发挥1+1>2的保护效果 。 因为使用不同技术路径的疫苗序贯接种有望通过不同机制之间的互补 , 增加免疫反应的强度、广度和持久性 , 带来更全面和强效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