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新发现:揭秘新冠病毒感染鼻腔细胞全过程( 二 )


作者指出 , 病毒可能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 穿越黏液-黏蛋白屏障、抵达纤毛上皮细胞的:或者是与ACE2受体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结合后 , 与纤毛融合、乘坐纤毛内部的“电梯”进入上皮细胞;或者病毒像跳房子一样 , 从一个ACE2受体跳到下一个 , 直到抵达细胞主体 , 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 。
《细胞》新发现:揭秘新冠病毒感染鼻腔细胞全过程
文章图片
▲新冠病毒进入上皮细胞主体的两种方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但在感染之后 , 令研究者意外的现象出现了:在类器官模型里 , 最初病毒只感染了少量细胞 , 并没有立即在上皮细胞间传播开;在感染后的48小时 , 纤毛上皮细胞才被大量感染 。 在此之前 , 病毒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
对此 , 研究团队猜想 , 延迟的感染是因为病毒要想被上皮细胞排出、去感染更多细胞 ,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穿越黏液-黏蛋白屏障 。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 , 研究团队用一种选择性的蛋白水解酶处理类器官 , 降解黏蛋白 。 在黏蛋白网络被破坏后 , 病毒感染的速度明显加快 。
此外 , 通过对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ciliarydyskinesia,PCD)患者的研究也证实了病毒需要依赖黏液流动 , 来帮助在上呼吸道中扩散 。 这类患者的纤毛无法协调摆动 , 因此黏液也不能定向流动 。 基于这些患者组织构建的类器官在感染新冠病毒后 , 48小时的受感染细胞数量明显更少 。
微绒毛变形记
但只有纤毛还不够 , 因为纤毛是病毒进入细胞的通道 , 但无法排出病毒 。 接下来 , 真正难以置信的发现来了:为了让病毒感染更多细胞 , 之前毫无存在感的微绒毛为病毒铺平了离开上皮细胞的道路 。
前面说到 , 纤毛上皮细胞的表面有纤毛和微绒毛这两种结构 。 相比于协助病毒进入细胞的纤毛 , 更短、更细的微绒毛似乎可有可无 。 但在病毒进入细胞后 , 微绒毛变成真正的主角 。 细胞间的PAK1/4酶被激活 , 导致微绒毛变大、长出更多分支 , 如同一株树苗成长、开枝散叶 。
感染24小时后 , 许多原本长度不到纤毛一半的微绒毛 , 会变得比纤毛还要长 。 它们穿过黏蛋白 , 抵达黏液层 。 这时 , 附着在微绒毛上的病毒颗粒就能顺利地离开细胞 , 进入黏液层 。 这样 , 这些病毒就能随着由纤毛驱动的“溪流”漂走 , 感染更遥远的细胞 。
《细胞》新发现:揭秘新冠病毒感染鼻腔细胞全过程
文章图片
▲这项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鼻腔上皮细胞的机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由此 , 研究也提出了抑制病毒感染的潜在机制:抑制PAK1/4酶的活性 , 就能限制微绒毛的成长 , 从而削弱病毒感染更多细胞的能力 。
《细胞》新发现:揭秘新冠病毒感染鼻腔细胞全过程
文章图片
▲感染一段时间后 , 新冠病毒通过微绒毛感染更多细胞(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最后 , 在研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之余 , 作者还研究了另外两种呼吸道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 。 结果显示 , 上述病毒感染机制可能普遍存在于这些呼吸道病毒中 。
领导这项研究的斯坦福大学PeterJackson教授表示 , 这项研究的发现或许能用于鼻喷雾剂的研发 , 通过延缓病毒进出细胞、扩散的速度 , 为免疫细胞的参战争取时间 , 实现抑制病毒感染的目标 。
封面图来源: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参考资料:
[1]Chien-TingWuetal,SARS-CoV-2replicationinairwayepitheliarequiresmotileciliaandmicrovillarreprogramming,Cell(2022).DOI:10.1016/j.cell.202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