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麻醉医生一条通道,酒桌上喝不倒的人都能麻倒

麻醉医师经常自诩没有麻不倒的病人 , 不论他能喝2斤白酒不醉 , 还是身高2米、体重超过200斤的大胖子 , 只要给一条道 , 能把麻醉药注射进去就好 , 我们总有办法让他进入麻醉状态 。 但总有人不相信这句话 , 尤其是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 , 想挑战麻醉医生的能力 。
只要给麻醉医生一条通道,酒桌上喝不倒的人都能麻倒
文章图片
只要给麻醉医生一条通道,酒桌上喝不倒的人都能麻倒】“我看你怎么麻倒我?”小伙子用眼神挑战正在推药的麻醉医生 , 默念:“1、2、3、4、5、6......”
“醒醒?”小伙子被人拍醒后 , 用疑惑的眼光看了半圈 , 问:“我怎么睡着了?胃镜做了吗?”
“做好了 , 你看喝酒挺多的 , 胃现在有症状啦 , 要注意保护一下了 。 ”内镜医生拿着报告 , 对他说 。
“我怎么一点没感觉?你不要骗我啊?没做说做了?”小伙子还是不相信的问了几遍 。
“做无痛的舒服吧?你还夸口能喝酒麻不倒吗?”麻醉医生过来故意逗着他说 。
“是很舒服 , 真是太舒服 , 以后你们也做无痛的 。 ”小伙子对着扶他起身的小伙伴们说道:“麻醉真是太神奇了 ,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睡着啦!”
顿了一下 , 小伙子转身对着麻醉医生说:“麻醉真是太舒服 , 就是你们给我打了好几针 , 这个太痛苦啦 。 ”
这是怎么回事?
只要给麻醉医生一条通道,酒桌上喝不倒的人都能麻倒
文章图片
麻醉药一般是一种起效迅速、作用强、代谢迅速的一类麻药物 , 可以保证患者及时进入麻醉状态 , 在药物停止使用后又能及时醒来 。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随着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 麻醉效果越来越好 , 麻醉过程越来越具有可控性 。 麻醉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静脉通路和吸入通路 , 静脉通路需要预先开放一条外周或中心静脉 , 吸入通路就是通过面罩直接吸入麻醉 , 主要用于婴幼儿 , 应用范围比较窄 。 因此 , 绝大部分患者实施麻醉前 , 必须开放一条静脉通路 , 通常是在静脉里放置一根比较粗的留置针 。
但是 , 很多人害怕打针 。
只要给麻醉医生一条通道,酒桌上喝不倒的人都能麻倒
文章图片
小孩子为躲避在小手或前额上打针 , 两腿乱蹬 , 两手乱扒 , 嗓子要喊破 , 眼泪要流干 , 需要好几个大人前后上下夹紧才可以 。 就是大小伙子 , 也是难以直视那个明亮亮的闪着寒光的护士手里的针 , 尤其是为打麻醉而放的留置针更加粗而且长 , 寒气更加逼人 , 不自觉的让人瑟瑟发抖 。
因此很多患者说 , 不怕开刀 , 就怕打针 。 那是因为有了麻醉的功劳 , 可以让人忘记手术痛苦 , 但一根尖尖的留置针让人退避三舍、记忆深刻 。 很遗憾 , 目前只有极个别医院开展无痛留置针穿刺技术 ,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一种起效迅速、能透过人体皮肤屏障的强效局麻药 , 目前在用的局麻药需要等待20-30分钟左右才能起效 , 而且效果还不能完全确定 , 这对于繁忙的临床工作而言显然不合适 , 这也是临床上医生护士经常劝解安慰患者的原因之一:“忍一下 , 针打进去就不疼啦 。 ”
只要给麻醉医生一条通道,酒桌上喝不倒的人都能麻倒
文章图片
“轻点 , 轻点 , 求你护士啦!”许多人在打针前都会对护士说 , 甚至是两手直哆嗦着 , 需要外人按住才能不抖 。 此时打针的护士表情严肃 , 对患者求情的话当作耳旁风一般 , 自顾自的认真操作 , 她们心里清楚: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 慢悠悠的打针动作 , 才更令人的心理负担加重 , 肌肉的痛苦记忆更加持久 。
遇到没有一针见血时 , 患者要明白护士的苦衷 , 谁也不愿意增加他人额外痛苦 , 唯有克服心理紧张 , 努力配合打针操作 , 才能让麻醉药在静脉血液内随波逐流 , 到达发挥作用的地方 , 顺利进入麻醉状态 , 顺利实施有创操作和手术 , 最终解决病患和痛苦 。